|
????眾所周知,美的集團的使命是“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似乎,這一使命為廣大消費者帶來無限美好生活的憧憬,使人們相信“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但是近日,繼千龍網報道“美的安全電壓力鍋 會爆炸的壓力鍋”之后各大媒體都在關注美的系列爆炸事件。 ????為此,記者也展開了調查。據三秦都市報、江蘇商報、信息時報、民主與法制時報等10幾家平面媒體,新浪、網易、千龍網、新華網等10家門戶及眾多地方網站信息顯示,自從2005到2010年美的爆炸事件就從未斷過。大到冰箱、空調、熱水器、燃氣灶,小到微波爐、電飯煲、飲水機、電磁爐,幾乎涵蓋了美的系列所有產品。爆炸給消費者帶來的傷害也輕重不一。輕者或受到驚嚇,或輕傷,或財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百度-新聞標題欄搜索“美的爆炸”這一關鍵詞,竟然有369篇文章。 ????既然可以稱之為“中國名牌”的美的,怎么會頻頻出現爆炸,而且是產品全系列爆炸,這就不得不讓人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首先被人們質疑的就是美的的技術。20年前,中國家電企業從模仿起家,所以總是照葫蘆畫瓢,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并逐步提高創新能力。然而直到今天,很多企業還是在依靠模仿的老傳統積重難返。 ????在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以及小家電等領域,美的因缺乏核心技術而一味在模仿。眾所周知,空調領域,格力是多年的第一了,定速領域無人能敵,美的也只能走別的路了,變頻如何?變頻領域海信是首屈一指,然而鋪天蓋地的廣告告訴大家,“變頻空調美的造”。而美的其他商品也在走相同的模仿路線,也只能是豆漿機更像九陽,冰箱更像海爾,空調更像格力……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創新,便沒有產品的品質保障。那么,一系列的爆炸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 ????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企業要勇于接受競爭對手強于自己的事實,并學習對方好的經驗,如此,才能更好地成長。只有良性競爭才能帶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既然產品的品質沒保障,技術不過關,那么美的又是如何實現連續10年增長速度超過30%的呢? ????從美的的歷史來看,做電風扇起家的美的先后進入了空調、電飯煲、微波爐、豆漿機等諸多領域,也通過收購控股榮事達、華凌和小天鵝使得“美的系”在家電業中規模不斷擴張。 ????可以看出,美的具有龐大的整合能力,通過對品牌資源整合來不斷的擴張規模。但是也面對著更多的挑戰,首先,理順政府關系,是美的整合過程中需要面臨的第一道坎兒。其次,對收購的品牌的監控體系、運營機制、激勵機制、價值鏈各環節,以及文化思維,都需要徹底改造。這顯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而美的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來整合、來運作品牌,而相對就會削弱了技術創新的研發力度,這樣以來,產品的品質也只能走下坡路。 ????行業觀察家于清教曾說過:“衡量一個企業的行業地位現在不能單純以規模和銷量來確認,而是看企業的持續性和利潤率以及對價值鏈的掌控力。我并不認為數據就是真理和事實。中國家電目前缺少穩健、持續的品牌經營意識,過于急功近利,過于追求打敗競爭對手,而沒有真正去關注顧客需求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 ????目前快速整合,在美的總裁方洪波眼里,這些并購并不完美。“在冰箱領域,雖然華凌也有冰箱,榮事達也有冰箱,但是它們都不是專業做冰箱的,基礎很差,支撐不起來一個獨立的冰箱品牌。無奈之下,只好將美的作為市場核心品牌。”可見,美的只是實現了自己品牌的“美好生活”,卻將消費者的利益和需求排在了后面。美的頻頻爆炸給消費者帶來的是“品質危機”,而他收獲的將會是消費者的“信任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