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術后胎兒肺部恢復正常屬國內首例、亞洲罕見的開放式胎兒宮內手術 驚險兩小時: 胎兒全程未離開子宮 在經過手術組將近一周的準備后,小肖母子5月15日上午進行了手術。手術首先由產科醫生將孕婦的腹部、子宮依次打開,取出胎兒的左手進行生命體征檢測,最后打開胎兒的胸腔。接著由外科醫生用棉簽操作切除胎兒腫瘤。手術中,胎兒一直處于母體子宮內,只有部分手和腹部暴露在空氣中 術后恢復: 胎兒左肺迅速長大 昨天是小肖手術后的第15天,她躺在住院部的病床上,臉色看起來有些疲憊。 “手術后第二天胎兒的左肺就長大了1倍,第三天就長大了2倍,目前已經和右邊正常的肺一樣大了。”醫院專家在介紹時難掩興奮。但他們現在最擔心的是孕婦提前宮縮。目前,孕婦已懷孕將近31周,如果能夠懷孕33周以上,他們將比較有把握迎接一個健康的孩子來到世界上。 預測: 未來技術還可治兔唇 據專家預測,未來開放式胎兒手術技術進一步發展后,可以實現對胎兒肺部疾病、脊柱疾病、先天性兔唇和輕微的腭裂的治療。因為胎兒手術不會留疤痕,所以在治療先天性兔唇上有難以比擬的優勢。 手術背景 這個媽媽好偉大 敢送胎兒做手術 今年3月,懷孕20周的小肖來到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進行B超檢查時發現,胎兒肺部竟有一個似荔枝大小的腫瘤。約27周時,腫瘤已長到約雞蛋大。 據該院產科劉正平主任回憶說,受此影響,“當時胎兒的左肺已經被嚴重擠壓,大小只有正常肺部的五分之一,而胎兒的心臟也受到了擠壓。” 經過專家會診分析,如果不對胎兒進行手術,其出生后左側肺部將不能正常使用,心臟也會出現異常。“雖然很多孕婦都會選擇引產,但小肖救孩子的意愿很堅決。” 劉正平透露,他曾和小肖夫婦進行了2個小時的談話,告知他們手術可能面臨的風險。在談話結束后,小肖同意醫院對腹中的胎兒進行手術。 胎兒的權利 劉正平表示,“過去所有類似胎兒肺部腫瘤的患者都會引產,放棄胎兒。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有人提出胎兒也是病人,也有治病權利的觀點,胎兒醫學才開始在世界范圍內發展起來。” 但昨日有律師表示,我國對于胎兒就醫權的規定尚處于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