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報訊 小學生作業以往都是“一刀切”,如今李滄區大膽改革實行“按能分配”,作業按照量和難度分成3個層次,學生可自由選擇。昨天,李滄區教體局在李村小學現場演示了“分層作業”試點情況,對于這種新的作業模式,家長老師和學生均持肯定態度。 作業不搞“一刀切” “以往我們給學生統一布置作業,但學生對課堂知識掌握程度不同,同樣的作業,有的學生半個小時就完成了,有的學生則需要一個半小時。這樣 讓每個孩子都達標 王榮華說,分層作業在實施過程中,老師根據課堂學生達標情況,及時發現,及時布置,及時調整,每天的作業體現靈活性。例如:課堂上對所學內容全部達標了的同學,就可直接去選擇B、C類作業,而當堂沒有達標的同學課后作業就必選A類作業,鞏固完了,再可選擇B、C類。教師們在不斷地實踐中,慢慢摸索,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達標。 試點后將逐步推廣 李村路小學語文老師呂雪燕說,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有些不適應,以前只需要10分鐘就能布置完的作業,現在需要20多分鐘才能完成,老師則需要根據書本知識,分成不同的層次布置作業。呂雪燕說:“雖然工作辛苦點,但看到孩子們成績一天天提高,他們感到很開心。” “我的孩子思維反應比較快,但有時有些懶,一些基礎重復的作業不愛做,實行分層作業后,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也提高了做作業的興趣。”該校6年級3班學生家長辛艷蕊說。對于“分層作業”,李滄教體局有關人士表示,他們先通過試點的方式,然后逐步在區內小學推廣。(記者 王磊江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