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記者在哈藥集團制藥總廠調查發現,該廠明目張膽偷排亂放,排放的臭氣熏得附近居民夏天不敢開窗,污水直接排入一條小河,固體廢渣簡單焚燒后不再管理。而且,這種水陸空立體排污,已非一日。 黑龍江政協委員對藥廠相鄰區域空氣質量檢測顯示硫化氫氣體超標1150倍,氨氣超標20倍。 ■事件 哈藥總廠臭味熏人 在哈爾濱學府路哈藥集團制藥總廠附近,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即 據哈爾濱市民介紹,多年來這里都能聞到一股臭味,“上來一陣子味兒都熏死人”。這股臭味來自于緊鄰居民區的哈藥總廠,戴口罩只能算作自我保護的權宜之計,而住在周邊的一些居民常年不敢開窗。 一位在附近住了十多年的老住戶說,根本不敢開窗戶,那味兒“比廁所味兒還難聞”。也有居民說,長期被嗆,能得氣管炎、肺氣腫、口腔炎,并稱自己就被熏病了。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位于哈爾濱城區西南部,它所釋放的臭味影響范圍波及周邊高校、醫院和居民區。由于藥廠位于哈爾濱的上風口,有市民反映在離哈藥總廠很遠的地方都能聞到臭味。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網站顯示,藥廠始建于1958年,現在年銷售額近50億元,位列全國醫藥“百強企業”。 ■調查 廢氣到處散發 記者來到哈藥總廠院內調查,發現該廠有綠樹、花草,給人的感覺非常環保。在廠區內路邊還豎著一塊牌子寫著企業的核心理念:做良心人,制精品藥,追求人類健康。但是,在廠區內,隨處都可見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越往廠區內部走,臭味越濃,讓人難以忍受。而且,藥廠在處理廢料時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任憑臭氣到處散發。 據調查,產生臭味的主要原因是藥廠青霉素生產車間發酵過程中廢氣的高空排放,以及蛋白培養烘干過程和污水處理過程中,沒有全封閉的廢氣排放。 兩年前,黑龍江省多位政協委員曾就此問題聯名提案,并提供了對藥廠相鄰區域空氣質量檢測的結果,發現硫化氫氣體超標1150倍,氨氣超標20倍,均超過國家惡臭氣體排放標準。據了解,廢氣排放嚴重超標,長期吸入可能導致隱性過敏,產生抗生素耐藥性,還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呼吸道以及眼睛刺激等癥狀。 廢水直排小河 在哈爾濱城區有一條30多公里長的小河,叫何家溝。河水流經哈藥總廠后,水體從青白色變成了土黃色,并散發著非常刺鼻的臭味。 記者在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廠區深處,找到了藥廠的污水排放口,排放口旁邊還立著“治理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牌子。 記者從排污口處取了一些水樣拿到環保部門進行檢測。送檢水樣的檢測參考值表明:哈藥總廠排污口水體色度為892,是國家規定極限值60近15倍;氨氮為85.075,是國家規定極限值35兩倍多;COD為1180,是國家規定極限值120近10倍。 從直觀看,水樣在正常環境下放3天后,由土黃色變成了墨黑色。 據了解,哈藥總廠內部有環境監測部門,藥廠職工也說,排污口24小時有人監測,為什么對排污口水質嚴重超標熟視無睹呢? 記者調查得知,藥廠部分污水處理設施因檢修并未完全啟動。一個檢修工人說,設備已經檢修一個多月了。維修期間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處理污水。 廢渣隨處焚燒 工業污染主要指廢氣、廢水、廢渣的超標排放和無序處理,哈藥總廠的廢渣竟是隨處焚燒。 哈藥總廠的制劑廠距離藥廠排污口幾百米遠,在何家溝岸邊,網站顯示,它主要以生產頭孢類藥物及保健品為主。 在制劑廠廠區外,有一個所謂的焚燒爐,用磚搭建而成,里面有大量廢渣在燃燒,而且廢渣可以直接排到旁邊的何家溝里。 制劑廠職工說,焚燒爐里燒的是藥廠的垃圾,“藥廠車間的垃圾全往這兒倒,啥都有,鹽酸、硫酸,都是化工產品”。 該職工也承認,這些東西會污染環境。 記者采訪發現,哈藥總廠制劑廠即便是這樣簡單的焚燒,有時也是不分地點,隨意進行。部分廢渣經過簡單焚燒后會流入河流,還有大量廢渣被直接傾倒在河邊。 據央視《朝聞天下》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