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聲音
市民向先生日前打電話到黨報熱線反映,端午節他和家人到中山路,在進入開元路之前,并不知道該路段還有沒有空余車位,他們需要開著車沿路尋找,浪費了時間不說,最后還是無功而返。他在北京、濟南等城市都看到一種停車咪表收費系統,它不但可以實現非人工收費,還可以提示車位的信息,這樣可以有效節省車主在停車高峰的時間成本。他希望青島能早日建設停車咪表收費系統,方便廣大車主。
本報友情提示
由于停車位遠遠少于每年驟增的汽車數量,目前我市“停車難”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據悉,市內四區登記的收費停車場可提供泊位6.4萬個,至2010年末市區機動車達到39.6萬輛。目前全市停車泊位與機動車保有量的比例接近1:8,這巨大的懸差比例遠遠超過了國際慣例中城區停車泊位與機動車保有量1.2:1到1.4:1的合理比例。據悉,為根本緩解城市停車難,我市今年將啟動建設停車場14處,泊位4000余個,建成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停車難,但是與日益增長的停車位需求相比,無異于杯水車薪。
記者了解到,我市道路兩側停車泊位數量占到了全市停車泊位總量的80%以上,專業固定停車場提供的停車泊位卻不足20%。因此,道路停車位承載了我市大部分的停車需求,因為市區主要道路、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甚至機動車道車輛亂停亂放現象較為普遍,致使影響車輛正常通行,加劇了道路交通擁堵。此外,高峰期停車難造成的車主繞路找車位過程,同時也造成新的交通問題。在我市老城區,特別是在臺東商業區、李村商圈和中山商圈等繁華地段,每天車流量非常大,由于停車場的數量有限,路面臨時停車位常常供不應求,幾乎每個車主都有繞路找車位的經歷。
因此,島城許多有識之士也在考慮如何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市社科院社科所的姜紅副研究員告訴記者,向先生的建議非常好,在現有的停車資源緊缺、而道路停車位承載80%停車需求的情況下,除加強停車場建設外,引進臨時停車泊位實行咪表收費系統這種先進停車誘導系統是提高停車效率的有效手段。她告訴記者,目前這種系統在國外已普遍使用,國內的許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城市也在部分路段使用。據了解,臨時停車泊位實行咪表收費首先可以提高城市停車位的效率。一方面,咪表收費系統聯網后,可自動統計各處停車信息,通過手機或網絡及時發布給車主,形成停車誘導系統,讓車主減少不必要的繞行,同時提高車位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傳統的計費方式是隨著消費時間的延長,收費相對優惠,這是資源相對過剩的一般服務領域的計費方式。但是,由于目前臨時占道停車位是相對稀缺資源,因此,咪表計時停車時間越長,繳費額相對越高,從而可以有效加快車輛停放的周轉速度,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