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 ????被就業,一個并不新鮮的話題,但每逢就業季,這樣的虛假就業總會時不時地刺激著畢業生們的神經。在學校追求漂亮就業成績單的同時,被就業的畢業生卻在被動地承受這一虛假數據造成的影響。只有先簽就業協議,才能拿到畢業證書?只有拿到接受單位的蓋章證明,才能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在畢業的沖刺階段,被就業不應該成為一些畢業生離開母校的最后注腳。 ????有多少選擇余地? ????小董來 ????“要是沒有企業的蓋章證明,就不能參加畢業答辯,那就意味著不能畢業。”小董告訴記者,“好在一位男同學幫了忙,他的爸爸是一個公司的老總,并且也很好說話,就讓他幫忙給蓋了章。一起蓋章的還有另外三名同學。” ????小董說,當時都準備了最壞的打算——實在不行,就弄個假就業證明。小董的兩位學姐告訴記者,不僅是就業單位的蓋章證明,連同在校實習的蓋章證明,有的復印店也是可以提供的。 ????無獨有偶,來自某本科院校工業設計專業的小陳,現在也正處在焦慮之中。因為去年全力考研,直到面試結束才開始找工作,然而招聘高潮已過,想要在不多的招聘會中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但此時,學校卻在催促他簽訂就業協議。 “考研沒有考上的,班里有十幾個人,考上的有十幾個,找到工作的差不多也十幾個。”小陳說,“我收到了系里發的郵件,就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協議,先讓你填上,去不去無所謂,就是提高‘就業率’。” 小陳表示,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找一個稱心的接收單位并不容易,就業質量更無從談起,實在不行就先找一個工作干著,以后再換。 影響幾何? “我不知道‘被就業’有什么影響。當時我曾在一家公司干過一周,后來身體不好,就辭職了,網簽的時候,老師就讓我寫這個已經辭掉的公司。”小董說,“后來自己想了下,還是準備寫同學家的那個公司,萬一有什么事也好說話。” 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處處長丁麟宏告訴記者,簽訂虛假就業協議將會給畢業生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有這樣一個虛假的合同,將來畢業生真正找到就業崗位了,還需要先在網上解約,對方有可能還會索要違約金,解約不成,就無法和新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法落戶。”丁麟宏介紹說。 在虛高的就業率背景下,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就業需求被掩蓋。小陳告訴記者,他們上一級的畢業生就業率一般,還不如他們班,但最后統計的結果還不低。這導致很多大學生對就業率本身就持懷疑態度,認為這種做法無疑損害了學生的利益。 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鄧相超告訴記者,需要擠干的不僅有就業率中的水分,同時也包括學校誠信中的水分。作為教書育人的大學校園,如果他們造假,不僅影響到了其本身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了在讀學生的心態。 “西瓜”,還是“芝麻”?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出通知,提出就業工作“四不準”,防止大學生“被就業”。即不準以各種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如果發現大學生“被就業”,相關高校將在本科教學評估中被一票否決。 但為什么這些學校熱衷于與就業率有關的數字游戲? 有關專家認為,一方面,在就業率與專業招生計劃掛鉤的背景下,如果就業率不高,肯定會影響學校自身的辦學規模,有的學校或者專業為了保持自己的發展,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下,造假就在所難免;另一方面,學校為了更好地招生,有意夸大就業率,可以說是主動造假。 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告訴記者,“被就業”的產生,是在社會轉型時期各方面合力的結果,這同時也有來自社會的期望等各方面的壓力。但學校應該為學生負責,這是毫無疑問的。此外,關于就業率的社會統計方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以增強其科學性。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學校在統計就業率時,更加專注于大學生一時的就業率,哪怕是在打一份零工、或者尚在實習階段尚未簽約,都會被算作就業率的一部分,而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作為畢業生的臨時過渡。 “先應完善相關政策規定,應該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機制來評價、考察一所學校以及它的就業情況,減少就業率對于高校評價的影響。”鄧相超說,“此外,關注學生一時的就業率,遠不及關注學生自身就業能力的增強,以及學生的長遠發展來得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