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大港火車站屋頂整修方案已經確定:舊的牛舌瓦全部“退役”,更換同樣尺寸的新牛舌瓦。施工人員遇到了一個難題:換下來的牛舌瓦怎么處理? 拆下舊瓦片堆在角落里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大港火車站,車站外側仍舊被鐵架包圍,四名建筑工人正在屋頂鋪設瓦片。在一個角落里,記者發現有一堆紅色牛舌瓦片,上面還能清楚地看到一行德文。由于年歲已久,一些瓦片上出現了青綠色的青苔,瓦片的角落也有破損。“這些瓦片就堆在這? ”記者問。 “是呀,沒地方放,只能先放這了。 ”施工人員說。 記者了解到,由于年久失修,大港火車站屋頂的部分舊瓦片在不停地更換,到現在屋頂已經有4/5的面積使用了普通瓦片,老瓦片只在東側屋頂保留一部分。 “在整體修復時我們曾經考慮過保留原瓦片,但是在拆卸過程中僅存的1/5面積的老瓦不少已經酥軟,還有的破損嚴重,完整的僅剩下20頁左右,考慮到防水保溫和整體的效果,我們決定將老瓦片也換下,全部使用新瓦片,此次的新瓦按照舊的牛舌瓦原樣定做。 ”濟南鐵路局鐵路職工住宅建設指揮部房新勝說。 老舊屋頂已難遮風擋雨 記者進入大港火車站后發現,售票點周圍墻皮嚴重脫落,大片墻角發霉。“屋頂防水效果越來越差,一下大雨水就很容易滲進來。 ”一名售票人員告訴記者。 除了屋頂之外,火車站的外墻也讓人不省心,由于外立面保溫和防水效果逐漸減退,雨水也會從墻體中滲到房間里。 得知要對火車站整體整修,售票人員很高興。“也好修修了,換了瓦片和改造墻體之后就不會再滲雨了。 ” 百年老瓦片該如何保存 換下的舊瓦片該如何保存?“舊瓦片扔了很可惜,不扔又沒有地方存放,畢竟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房新勝說,現在不少人關注歷史建筑,多數是認為它作為一個整體有保護的價值,但是這個整體的一些舊部件卻常常不受關注,比如老瓦、老門等。這些更換下來的舊瓦如果再讓它們在戶外日曬雨淋,只怕最后剩余的完整瓦片會更少,現在我們也在考慮到底該怎么保存。 新聞 鏈接 網友提供老瓦片身份 記者從青島市數字檔案館提供的史料了解到,1899年秋膠濟鐵路興建之始,大港火車站也同時開始興建,一些資料顯示這是青島最早的火車站。經歷百年風雨,車站雖然還在,但組建車站的部件們卻在逐漸減少。 有位熱心的網友“唐唐”在其博客中貼出了青島老瓦標本。記者看到她將老瓦分成五類,其中記者找到了大港火車站瓦片上的信息,瓦片上印有的 “R.KAPPLER & SOHN TS-INGTAU”是一家磚瓦廠的公司名稱,磚瓦廠在大鮑島和大港之間的大窯溝海灘上,約在1899年投入生產。由R.KAPPLER和他的兒子H.KAP-PLER共同經營;大約在1913年,由于大窯溝一帶的土地重新規劃,窯廠需要進行拆遷。KAPPLER父子又在孤山開辦了第二家窯廠。 1914年11月之后,被日本人侵占。 對于百年牛舌瓦,市民如果有好的保存意見或建議,可以撥打18653255379告訴記者。 (記者 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