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黃不接”成歷史 ????6月16日上午,在青島開發區(黃島區)西環島上向東望去,隔著薄薄霧氣,青島主城區的高樓大廈仍然可見。 ????盡管近在咫尺,但從26年前創建青島開發區以來,該區與青島主城區之間一直只能隔海相望。雖說有輪渡、環膠州灣高速相連,但受天氣變化、運量不足、通行時間長等原因影響,這兩種方式難以滿足需求。“青黃不接”成為島城居民對兩地交通聯系不便的無奈描述。 ???? ????除了大大縮短通行時間,大橋、隧道通車還將帶來空間的變化,青島開發區將迎來與青島主城區的“同城時代”。長期以來,“青黃不接”一直是阻礙青島城市升級的瓶頸,大橋、隧道通車之后,青島經濟發展將實現空間突圍,建設環灣型城市的愿景更加清晰。 ????目前,青島開發區已經做好了“對接”工作。通過連接線工程,青島方向的車輛從隧道出來后,與濱海公路相連,直接可達黃島城區,為了方便市民,兩地之間的公交車也將實現無縫隙銜接,市民可以乘坐公交車往來青島主城區與青島開發區。大橋則與青蘭高速相接,并通過立交橋與膠州灣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互通。 ????經濟區轉向城市功能區 ????自26年前創建以來,青島開發區的經濟發展頻上臺階,現已發展起石化、家電、港口、造船、汽車、海洋工程六大產業集群,聚集了青島30%的工業基礎。去年,青島開發區的工業產值躍上了3000億元,GDP超過1000億元,轄區內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3億元。 ????“橋隧通車之后,青島開發區將邁上新的發展起點。”青島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大勇表示,從自身來說,青島開發區的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發展環境都達到了一定程度,具備了發展的內在動力,橋隧開通,將給青島開發區提供更好的外部機遇,承接母城輻射,融入同城發展。 ????從更深層來看,橋隧通車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經濟方面,還將帶來城市價值的提升,助推青島開發區從相對單一的經濟區域向綜合多向的城市功能區轉型。 ????“在經濟要素之外,還將把青島這個百年城市沉淀的人文資源、旅游資源、城市品質向青島開發區釋放、延伸。”張大勇分析,橋隧通車,將使青島開發區一改以往的“郊區”印象,成為主城區的重要一極。 ????生活因“橋隧”而變 ????對于需要往返“青黃”兩地的市民而言,橋隧通車,將改變他們的生活軌跡。 ????“隧道通車之后,用不了一個小時就能從單位到家了。”對于隧道通車,家住黃島、工作在市南區的楊碩可謂翹首以望。“我在報紙上看了,通車后,將開通4條青島到黃島的公交線,不僅速度快了,路費也便宜了。” ????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隔著一道淺淺的海灣,市內四區竟然有許多市民從來沒有到過黃島。橋隧通車之后,將給青島市民帶來周末度假的好去處。 ????“從隧道走,不用一個小時,就到靈珠山了。”黃島區靈珠山街道工作委員會劉杰委員介紹,靈珠山森林覆蓋率超過70%,有珠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島野生動物園等景點,橋隧通車之后,靈珠山將定位于“青島的后花園”,為青島市民提供周末休閑的好去處。 ????“橋隧通車之后,開發區的旅游將成為青島旅游線路的延伸,旅游人數有望實現井噴式增長。”青島開發區旅游局副局長燕亞超總結。(梁旭日 宋雪 臧富貴 楊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