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絡上利用木馬病毒犯罪的漫畫 當某電視相親節目女嘉賓陳麗(化名)發現自己的裸照被網絡瘋狂傳播時,她懵了;當網店店主尤某在網絡交易中發現自己的網銀賬號和密碼被偷時,他呆了…… 近期,因“木馬病毒”入侵而導致的“私密被泄”“錢財被盜”“賬戶被偷”等敲詐勒索類、網絡盜竊類及釣魚詐騙類刑事案件呈現新動向,從案發頻率到涉案金額再到涉案人數均呈“幾何式”增長,嚴重侵犯個人隱私、危害公民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對話涉案當事人,揭開“木馬病毒”的“神秘面紗”。 電視節目女嘉賓?莫名其妙被敲詐 【案例回放】 2010年,30歲的廣東無業男子陳某在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偶見女嘉賓陳麗,因喜歡該嘉賓便上網查詢她的電子郵箱等信息。而后,陳某從黑客論壇類網站下載“木馬病毒”,并植入郵件中,發送到陳麗的郵箱內,陳麗點擊該郵件即中“木馬”病毒。之后,陳某時常遠程打開陳麗的電腦攝像頭,偷看并拍攝照片或錄像。2010年7月,陳某通過遠程控制將陳麗的裸照和敲詐信直接在陳麗的電腦屏幕上打開,并以將裸照發到互聯網相要挾,向陳麗勒索錢財3萬余元。后陳麗報警,陳某被抓獲歸案。2011年5月,陳某被北京朝陽法院以敲詐勒索罪(未遂)判處有期徒刑3年。 【罪犯供述】據陳某交代,他還曾采取同樣的手段向該檔節目女嘉賓潘宜(化名)敲詐3萬余元未果。所采用的手段大都是發送冒名欺騙性信息“掛馬”,或利用電子郵箱、QQ、MSN等發送含“木馬病毒”的欺騙性文件或信息,誘惑對方點擊“中馬”。“購買這類‘木馬’僅花費100多元,能修改、盜取用戶電腦里的文件、偷錄用戶的麥克風聲音,而且還能向攝像頭驅動發指令。只要電腦開著,就能隨時打開或關閉攝像頭……” 【法官提醒】 “‘閉門家中坐,裸照網上傳’,這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北京朝陽法院刑一庭法官辛祖國說,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木馬病毒”實施敲詐勒索的案件。犯罪分子并非黑客高手,他使用的“木馬”軟件很容易在網上購買到。 他提醒廣大網民,家用電腦聯網務必要開啟防火墻或配裝“木馬病毒”防御軟件;若發現攝像頭指示燈非自我操作閃亮時,切記全面殺毒,緊急情況下最好切斷網線實行物理隔絕;切忌將攝像頭對準臥室床鋪;若因隱私外泄而被敲詐勒索,要及時報警,避免財產損失。 “網絡釣魚”新招數?“木馬”詐騙屢試不爽 【案例回放】犯罪嫌疑人劉某伙同遲某某、姜某上網假裝與網店店主陳慶(化名)聊天、購物,并謊稱因居住地偏僻沒有支付寶功能,只能通過EMS匯款,需要陳慶提供EMS購物擔保。而后,劉某等三人將“木馬病毒”植入“網絡EMS保單”發給陳慶,讓其填寫銀行卡賬號和密碼。在竊得賬號、密碼后,劉某利用“木馬”使該賬號顯示無錢(但實際錢并未真正劃走),并冒充“EMS”客服,虛構陳慶賬戶的錢被系統吞掉的事實,謊稱需要陳在進行“額外轉賬試驗”鑒別賬號真偽后方可將錢返還。陳慶查看賬戶確實無余額后便進行額外轉賬,錢就轉到劉某指定的賬戶內。日前,劉某等三人以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8個月和7個月。 【罪犯供述】據犯罪分子供述,他們利用“木馬”實施詐騙屢試不爽。“很多受騙網民根本不相信‘木馬’能神通廣大到盜取賬號、錢財的地步。我們正是利用這個心理用所謂的‘木馬’高科技偽裝交易鏈接、正式文件實施詐騙。”“一些大型企業的網絡交易網站缺乏管理,安全漏洞太多,我們在網上掛‘木馬’輕而易舉”。 【法官提醒】 “用植入‘木馬’的方式詐騙是‘網絡釣魚’犯罪的新動向。”辛祖國法官說,必須重視計算機網絡安全,特別是有網購習慣的網民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送的網址及信息;網購交易須使用安全度高的電腦,勿輕易向交易者發送銀行卡號、密碼等個人信息;若遇所謂存款、匯款被吞,切忌擅作主張,盲目“亡羊補牢”,而要及時與銀行或相關主管部門聯系。(記者 李京華 周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