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黃歆 陳暢 葉前)7月,“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的宇航員將為他們30多年的太空探索畫上注腳。地球上,一個更龐大的團隊也將迎來歷史性時刻擁有8000萬名成員的中國共產黨將慶祝90歲生日。 ????此刻,擺在中共面前的是一份比航天飛機計劃更復雜的、引領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軟著陸”、實現戰略轉型的宏偉計劃。 ????革命28年,執政62年,肩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中 ????對于經濟社會的“細胞”企業來說,創新或轉型都是為了健康長久地生存下去。就像來自江蘇的民營企業家周江說的,是要“做到百年長青”。 ????6月的一個星期三的下午,在江蘇法爾勝泓昇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大樓里,技術人員正就金屬制作工藝的創新問題展開討論。作為公司總裁,周江主持了會議。 ????法爾勝是英文“FASTEN”的譯音,意思是“連接、拴住”。企業的主產業是金屬制品,管理者認為這個名字能將公司形象與產品特質統一起來。因為在創新和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出色表現,這家公司是中國同行業中唯一的國家一級企業。 ????戴著金屬框眼鏡,穿著白底藍條襯衫,淺色西褲,黑色皮鞋,出生于1970年的周江頭發已經花白。他的名片上同時印著“黨委書記”和“總裁”。 ????“一年365天,我恨不能工作400天。提高員工收入和搞科技創新,都要投入,我們要抓緊時間搞好經營,把政府這些好的想法付諸實施。”他說,眼睛瞪得像要跳出眼鏡,十指緊扣,輕敲桌面。 ????按照“十二五”規劃,從2011年到2015年,中國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依靠創新驅動、內需拉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規劃將“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等作為單獨章節分別進行了闡述。 ????“十二五”規劃被認為是推動中國第二次轉型重要一步。第一次轉型發生在30多年前,為了解決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發展問題,中共抓住當時全球資源重新組合的機遇,果斷放棄“以階級斗爭為綱”,實施經濟體制改革,實現經濟快速增長。 ????早在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就提出,要調動一切直接和間接的力量,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當年召開的中共八大做出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 ????這些正確的判斷和指導思想帶來了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后來一段時間,由于種種復雜原因,中共沒有堅定不移地實現這個戰略轉型。 ????挫折沒能阻止探索的腳步。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開辟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基本國情和自身發展的道路。 ????一個國家機構名稱的變遷可以提供線索:1952年成立的“國家計劃委員會”在1998年更名為“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3年,它被改組并命名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那一年,中國將自己的航天員送上了太空。 ????第一次轉型之后,中國將發展重點轉向東部沿海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并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周江的公司就在長江三角洲上的江蘇省,這里是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昆曲的故鄉,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從60年代制作麻繩的手工作坊到現在生產金屬制品、光通信產品、新型材料的出口企業,法爾勝見證了中國在戰略轉型的摸索中成為“世界工廠”。 ????“可以說,2008年的金融風暴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了中國經濟,也使中國的轉型提早到來。”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說。 ????就在2008年,周江正式從父親手中接管公司。他說,危機并沒有給他的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當地的政府部門,因為它們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信息和服務。前不久,政府還組織本地企業家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去訪問學習。 ????中共江陰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建新說,政府一門心思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企業也樂于建立黨組織,承擔社會責任。 ????“公司的黨組織甚至比公司自身組織體系更穩定,我們為什么要放棄這個有效的組織體系呢?”周江說。 ????和法爾勝比起來,由國有企業控股的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在金融風暴中就沒那么走運了。危機發生后,這家總部位于深圳蛇口的上市公司連續15個月沒有接到訂單,銷售額從500億元直降到200億元。 ????“那時我幾乎走遍了全世界,邊看邊思考我們的出路。”集團副總裁劉學斌說。 ????從中集總部大樓二層的落地窗向外看去,臨海的沙地上,大型施工機器正忙著建造一個商貿中心。海對面就是“東方之珠”香港。 ????每天,劉學斌透過玻璃窗注視腳下忙碌的工地和遠方的香港,心里想的卻是公司即將建成的“夢工廠”一個耗資13億元、花3年多時間設計出來的新型集裝箱工廠模式。 ????“這可不是一般的生產線,全部自動化操作,這頭放鋼板,工人遙控操作,那邊200米生產線后就出來成品。”劉學斌說。 ????他介紹說,“夢工廠”里的生產線年產量將提升50%,單箱耗電下降20%,生產中排放的有害氣體95%被回收并循環使用,單箱利潤可節約成本50多美元。 ????讓劉學斌和他的同事們感到自豪的還有集團下屬公司承建并已實現交付的一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工程是集團“海洋戰略”的一部分。 ????“十二五”規劃中,“改造提升制造業”和“推進海洋經濟發展”都是轉型升級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題中之意。 ????不過,中集的海洋戰略遇到了一個障礙:缺人。劉學斌說,目前鉆井平臺技術幾乎全部依靠進口,建好的平臺也沒人會用,還要請外國人來。 ????今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隨著中國經濟不斷融入世界,工商界已經意識到,在全球化時代要取得成功,就要為全球精英提供創新、創業平臺。 ????總部在深圳龍崗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這家公司日前宣布,截至2010年底,該公司共擁有來自15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1萬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約占總員工數的46%。 ????在華為布置得像精品店一樣的展廳里,年輕的技術人員用不同的語言為來訪的各國參觀團講解公司的新產品、新技術。人們在自己感興趣的展臺前駐足、討論、微笑、拍照。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周代琪說,公司正在開發像云計算這樣最前沿的技術,同時也在回收舊手機等硬件,這是為了配合政府實現“十二五”規劃中關于“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最近的一次集體學習就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進行的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中,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要求著力深化國際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推進更加廣泛和深入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更好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資源。 ????盡管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中國在“引進來”和“走出去”兩方面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企業在海外遭遇形形色色貿易壁壘的消息時常見諸媒體。 ????“目前在知識產權談判、員工管理、環保和安全等方面,我們都面臨挑戰。”周代琪說。 ????“中共正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駕馭大局的能力、自身建設能力以及化解風險的能力。進入改革開放第二個30年,只要能夠穩定地發展下去,我們的目標會一個個實現。”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說。(參與采寫記者:劉巍巍) ????作者:黃歆 陳暢 葉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