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站建成一座三層小洋樓。
▲ 環衛工宿舍非常寬敞整潔。
新建的垃圾收集站沒有任何臭味,旁邊還蓋起了三層小樓供環衛工人住宿、更衣用。從遠處看整個垃圾收集站就像一個小別墅,這就是剛剛建成的浮山后四小區垃圾收集站,無論垃圾收集設備還是配套設施都是國內最先進的。7月3日記者從市北區了解到,像這樣的垃圾收集站該區還將陸續打造13個。
垃圾站里有淋浴室
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浮山后四小區的垃圾站,還沒走到跟前,一座漂亮的三層小洋樓就進入了視線,黃白相間的外墻、歐式建筑風格讓整個建筑顯得非常時尚、典雅,很難想象這就是新建成的“浮山后四小區環衛工作站”,也就是原來的垃圾收集站。整個工作站主體是一個三層小洋樓,一層是辦公室,二層是環衛工人休息室、更衣室和淋浴室;小樓旁邊是放置垃圾收集處理設備的庫房;另外,站外還配建了環衛專用車輛停車場。
“外地來青的市北環衛工人可申請在工作站居住,每個床位每月僅收取10元錢的床鋪費,樓上有更衣室、淋浴室,在解決工人住宿問題同時還能方便他們生活。”市北區城管局副局長張會強告訴記者,一層還配建有一個三星級的公廁方便周邊居民使用。
垃圾壓縮增大容量
記者在放置垃圾收集處理設備的庫房內看到,有兩臺垃圾壓縮廂體安置在現場。“從小區收集來的垃圾就放進這個壓縮廂體里存放,等滿了之后再由專用車把這些垃圾拉到位于太原路的垃圾中轉站。”該工作站的負責人陳祥新告訴記者,與一般收集站存放垃圾的“吊籠”不同,垃圾壓縮廂體會將放進去的垃圾進行壓縮,減小垃圾的體積,從而可以放更多的垃圾。
“各地送來的垃圾放進去后,一按按鈕,就會自動壓縮。一個廂體里能存放8噸垃圾,以前用的‘吊籠’跟這個壓縮廂體差不多大,但最多只能放兩三噸垃圾。一個放廚余垃圾,一個放其他垃圾。”陳祥新告訴記者,除了垃圾壓縮廂體之外,工作站還將配備1臺洗桶裝置、1套除臭系統和1套監控系統,以后還將增加1臺高壓沖洗機和智能化管理模塊。
年底前還將建13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新的工作站不僅提高了垃圾轉運效率,降低垃圾轉運站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同時降低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新的工作站比原來的垃圾收集站減少了15名工人。“整個工作站占地58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為497平方米,總投資達到了350萬元。”市北區城管局副局長張會強告訴記者,該工作站可為附近同安路、洪山坡和浮山新區三個街道提供服務,服務人口達到4萬人,垃圾日轉運規模為50多噸。
此外,記者了解到,除了浮山后四小區的工作站外,市北區還將改造和興路、南京路、敦化路、章丘路等13個垃圾中轉站,總投資在5000多萬元,預計年底前完成。(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