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島城陽養殖籃子魚初獲成功 20余尾籃子魚10分鐘能吃掉5公斤滸苔,養殖池里放上這種魚,養殖戶們就不必“聞滸苔色變”了。7月4日,記者從青島城陽區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去年,他們在紅島街道一家水產養殖公司的海參池子里養殖了5000余尾籃子魚,結果魚苗成活率較高,令養殖戶們擔憂的滸苔也沒有大規模出現。在南方沿海省份,籃子魚深受養殖戶的歡迎,但這種魚由于生活習性的緣故,在北方養殖量并不多 這種魚特別喜歡吃滸苔 “有了這些‘生物武器’,我們再也不怕滸苔了!”城陽區紅島街道一家水產養殖公司的技術人員陳國標所說的“生物武器”,就是一種橢圓形的小魚,名字叫籃子魚。 “這種魚不愛吃別的東西,就愛吃藻類,要是遇到滸苔,那對它們來說就是一頓大餐。”為了驗證自己所說的話,陳國標現場進行了實驗,他拿來一個直徑大約1.5米的水缸,在里面放上了大約5公斤滸苔。隨后,他又從一個養殖池里撈上20余尾體長約20厘米的籃子魚,當這些籃子魚放入魚缸后,徑直游向滸苔啃食起來。10分鐘后,這些滸苔被吞食得干干凈凈。 陳國標介紹說,這種籃子魚是近海暖水性小型魚類,喜歡棲息于巖礁、珊瑚叢、海藻床、紅樹林沼澤的河海交匯處。天然海區籃子魚常以附著在巖礁、珊瑚礁或海底藻床的絲狀綠藻、褐藻及硅藻為食,是以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 經漁業部門介紹引進 據陳國標介紹,每年6月份至9月份,由于天氣炎熱,養殖池池水透明度大,就經常會誘發滸苔過量繁殖。“滸苔繁殖很快,如果不及時清除,滸苔就會占據整個池塘,長到一定程度,這些滸苔會全部死在池底,腐爛時會消耗水體中大量氧氣,嚴重敗壞水質,從而影響養殖水產品的正常生存和生長,給養殖生產造成嚴重損失。”陳國標說,每當到了高溫季節,很多養殖戶都會花費大量的人力、資金潛水撈除,苦不堪言。 “有一年我們養殖公司為了清理滸苔,光是請人清理的人工費,就花了好幾萬元!”陳國標介紹說,2010年5月份,城陽區海洋與漁業局的技術人員介紹了這種籃子魚魚苗,建議放到池子里試試。 好處 這種魚不會吞食海參 “當時,我們也挺懷疑這種魚到底能不能清理滸苔,而且要是它們吞食海參可怎么辦?”陳國標說,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他們在30余畝海參池投放了5000余尾籃子魚。“放到池子里時是2010年6月初,當時滸苔還沒有出現。隨后的幾個月里,池子里只生長出零星滸苔,而且籃子魚對海參養殖也沒有造成影響。” 城陽區海洋與漁業局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在南方沿海省份,籃子魚深受養殖戶的歡迎 ,養殖戶們看上的就是其“養殖池清道夫 ”的功能。去年,城陽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經反復論證并赴福建、廣東考察,認為該魚以大型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不攝食其他水生動物,適宜與海參、蝦蟹等其他養殖品種搭配混養,所以決定引進籃子魚在城陽區進行試點養殖。 前景 魚能吃又能用被養殖戶看好 據悉,這種魚也可以供食用,在北方的養殖量并不多,島城此前也沒有涉及過。 “最主要的顧慮就是籃子魚屬廣溫性魚類,生長適宜水溫為23至33攝氏度。當5月底6月初的時候,很多室外養殖池的水溫不能穩定達到這個溫度,要是這個時候把魚苗放進去,成活率就不高,可要是放得晚了,養殖池水溫倒是夠了,可藻類也生長起來了。所以我們去年試點的時候,對水溫的監測比較嚴格,要是水溫不夠,我們就把魚苗先放到室內養殖池里養殖,這種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去年試點的5000尾魚苗成活率比較高。”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今后他們還將計劃投入100萬元,利用3000畝參池,引進 30萬尾魚苗進行池塘養殖試驗,經過去年的試點,建議每畝放苗50至150尾。 “這種魚對防控海參養殖池塘內滸苔等大型藻類生長旺盛造成水質敗壞、確保海參安全度夏有明顯作用。現在有很多養殖戶都在向我們詢問并希望引進這種籃子魚。”對于籃子魚市場前景,技術人員十分看好。(李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