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土地、礦產違法違規情況。上半年,全國發現違法用地行為3.0萬件,涉及土地面積27.8萬畝(其中耕地9.4萬畝),同比分別上升8.0%、14.8%(0.3%)。其中,東部、中部地區發現違法用地面積分別為5.1萬畝、9.6萬畝,同比分別下降12.5%、1.2%;西部地區發現違法用地面積13.1萬畝,同比上升50.6%。國土部還通報了8起土地違法違規案件查處情況,其中云南的騰沖違法批地案和楚雄違法批地、德鋼違法占地案赫然在列。
案情 德鋼違法占地1800余畝
近年來,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支撐的楚雄對工業的渴望顯得格外強烈,以至于在最近幾年的州兩會中,德鋼項目被看作是楚雄產業結構調整的“希望之星”。實際上,德鋼違規用地一事曾被國土資源部成都局責令停止,楚雄州卻未能及時執行有關政令,最終導致了這一場“大風波”。
2008年4月,德勝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鋼)將應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的整體項目拆分為煉鐵、煉鋼、燒結、綜合原料場、制氧工程等9個子項目,分別向楚雄州有關部門申請行政審批。2010年2月,州政府印發相關通知,對項目編制、備案審批、基礎工作、需要州政府解決的問題等提出了要求。2010年3月至9月,州發改委批準了綜合原料場等6個項目的登記備案,州經濟委員會批準了3個技改項目的登記備案,州國土資源局出具了9個項目的用地預審意見,州水利局批復了9個項目的水土保持可研報告,州環保局出具了環境影響審查意見。
2010年5月,州政府下發文件,明確州國土資源局和祿豐縣政府負責項目建設用地的征轉用工作,在5月底前提供給德鋼。當月,祿豐縣國土資源局未經農用地轉用和征收審批,違法征收耕地1461.17畝,其他農用地127.204畝,集體建設用地279.87畝,合計1868.28畝。兌付安置補償資金1.14億元。
通報明確指出,2010年12月,楚雄州政府違法批準為德鋼9個子項目涉及的591畝土地辦理了臨時用地手續,構成了違法批地事實。而早在2010年6月,德鋼實際占地面積超出州政府批準的臨時用地面積1277.3畝,且在臨時用地范圍內鋪設地下管網,建設永久性建筑物,在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下發《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后拒不停工,構成了違法占地事實。
處罰 罰款833余萬 撤銷35個審批文件
今年3月25日,楚雄州國土資源局作出行政處罰,沒收在違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并處罰款833.57萬元,責令對占用的耕地進行復耕;一個月后,該項目涉及的35個審批文件均被撤銷。截至今年6月20日,罰款已繳納,沒收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已移交楚雄州國資委,施工板房已拆除,施工設備也已全部撤出工地,已復耕復綠土地1527.4畝。
日前,云南省紀檢監察機關經省委常委會同意,已對楚雄州政府州長楊紅衛、副州長李家龍(分管工業)、秘書長馬國雄(代管國土)予以免職。紀檢監察機關已對楊紅衛立案調查。楚雄州紀檢監察機關已對對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周興國、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何學明、環境保護局局長蔡永林、祿豐縣委書記王玉璽、祿豐縣政府縣長趙曉明予以通報批評,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已將州國土資源局局長巖光學調離工作崗位,州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胡有剛予以通報批評。
現狀 鋼廠工人變“農民”
5月9日下午,記者進入到德鋼規劃的新廠區內,幾位上海中冶天工的技術工人,正在罵罵咧咧的拆除轉運剛搭建不到1個月的水泥罐。“這些設施得運回上海,一路的運費都要好幾百萬。”一位工人說,“這塊地已經砸進去好幾億了。”
被要求復墾的德鋼新廠區內依然一片荒蕪。在已經平整過的土地上,穿著藍色工裝的工人正在澆水,地里已撒過玉米、蕎麥種子,秧苗剛露出新綠,被挖開的山體則覆蓋著綠色塑料袋。
在祿豐縣金山鎮官場社區辦公室,原德鋼鋼鐵工人胡勇對記者說:“廠里要求我們搞復墾,說無論種什么都要把這片地變綠。只要搞綠了,就算完成任務。”
胡勇一周前剛從德鋼辭職。“我要不是辭職了,我也不敢和你們說,不然領導會找我談話的。”胡勇說,他辭職前,德鋼已將平整好原本打算用來建新廠的土地分塊,分給各個車間,任務也很明確,“想方設法把讓這片地再綠起來”。于是,工人們下班后便帶著鋤頭到新工地栽種玉米等莊稼。“這讓工人們很郁悶,我們是工人,一轉眼又成了農民。”
質疑 占地遠超1800余畝?
關于德鋼的此次違法占地面積,國土部通報的是1800余畝,而官場社區負責人則認為,德鋼的違法占地面積達5100余畝。
5月9日,在該社區辦公室,該相關負責人出示了一份《2010年德鋼擴建政府征收官場社區居民小組土地明細表》,表中詳細地列舉了官場社區內的十余個村民小組被征收的土地面積。被征收土地合計3894余畝,算上西門、惠民和南雄等社區的1300畝土地,累計各種被征用的土地達5100畝之多。
這份數據是如何得來的?該相關負責人表示,祿豐縣國土資源局在向村民小組征收土地時,都會簽訂協議,數據便是從協議上得來的。
該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一份祿豐縣國土資源局與官場社區白家洼村民小組簽訂的《征收土地協議》,清晰的寫著“征收官場社區白家洼村民小組集體土地331.9815畝作為德鋼淘汰落后搬遷節能減排技改項目的建設用地”。
社區負責人說,這次征地,自2010年5月開始,至6月初舉行搬遷項目開工典禮,涉及3個社區,16個村(居)民小組,900戶近3000人,90%左右的農戶都在協議書上簽了字。之后,推土機就開進田里,百姓的房子、田地也很快成了一大塊工地。一個多月內,簽字率如此之高,當地官員稱之為“祿豐速度”。但簽字之后,因部分承諾并未兌現,被拆遷的百姓多次上訪、結隊在工地阻擾施工、在祿豐縣政府辦公大樓前靜坐,要求兌現承諾。(記者 吳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