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反響
這樣的培訓很給力
“這樣的培訓有內容,形式也很活潑,讓網友來現身說法,講得很精彩。”南京市級機關一位負責宣傳工作的科長對會議組織者說。邊民在講課中,時不時冒出各種網絡用語,引起課堂上陣陣會心笑聲。還未到講課結束,就有一位機關干部遞上紙條問:“如何處理和引導網絡上的負面信息?特別是微博上的。”還有一位負責網絡監控的干部則發問:“如何判斷哪些負面信息是要及時引導處理的?哪些帖子則是會自己沉下去?”
這次會議的組織者之一、南京市委宣傳部網絡管理處潘濤處長介紹,南京市一直注重利用網絡平臺實現政民互動,并先后出臺多個文件,其中也特別強調了與網絡意見領袖的溝通和交流,而邊民則是比較知名的網絡意見領袖,這次邀請他來講課,是想通過另一個視角,讓培訓班的學員們開闊政民互動的思路。
南京官方微博揭秘
市政府官方微博由80后操盤
主打清新風,將來也堅持清新風
根據復旦大學的一份調研報告,目前全國已經有2400多個政務微博,有720個認證的官員微博。截止6月底,南京市一共有61家實名認證的政務微博,有22個實名認證的官員微博。這一數量在全國也是比較領先的。
“要用網言網語來表達,來與網民交流,要用百姓熟悉的語言。”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王德生在培訓班上強調,在政務微博的運作上,要把主動發布和回復,發布信息和表達意見,個性化和可信度結合起來。“政務微博和官員微博,不要關閉評論,要直面批評,”王德生認為,對于博友評論應盡量保留,哪怕是情緒化的宣泄和主觀偏見的內容,應該用合適的方式與其進行理性交流和溝通。
@南京發布 博主常半夜發快訊
“我們堅決不要“僵尸粉”,希望大家互相關注,多轉發,有事情可以私信……”南京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處張建軍處長也是一名“微博控”,在交流微博運作經驗時,冒出的都是“專業術語”。據介紹,南京發布微博至今粉絲已過16萬人。在目前全國各地宣傳部開通的官微中排名第二。目前南京發布已經寫了1800多條微博,日均發布20條,在微博上直播了34場新聞發布會平均兩天半就有一場。
“謠言止于公開,”對于微博這一新興的網絡事物,張建軍表示,開通官微也是“形勢所逼”,如果置身這個輿論場,你不發言就不會有你的聲音,不進入終究會后悔的。
“像‘五品夫人’事件的調查結果,如果單獨開新聞發布會就有點過了,我們就通過微博發布,很好地給這個事件作出一個權威的結論。”張建軍說,微博辟謠有效地以正視聽,澄清了謠言。其實,類似的辟謠不是第一次,此前網上有了因嚴重交通事故被判無期的張明寶被謠傳保釋出獄,南京發布就及時聯系權威部門求證,隨后迅即澄清為謠言,有效維護了相關部門的形象。
4月30日凌晨2點40許,棲霞大道發生一起槽罐車事故,南京政府新聞發言人獲悉后,迅速將這則消息發給@南京發布博主,在了解相關情況后,博主趕緊從床上起來發布了這則快訊,搶在所有媒體的前面。
張建軍介紹,目前他們有一個數人的團隊負責南京發布的運作,但主要發微博的則是一名80后的小伙子,“年輕人的語言生動活潑,很多是我們想不到的。”他評價道。一位研究網絡的專家就評價,南京發布很清新,這也是他們接下來要堅持的一個風格。
南京價格監測也會“抱怨政府”
今年2月10日,南京價格監測微博正式上線,目前已有19.9萬粉絲,發布了327條微博,被轉發1683次,收到評論908條。南京價格監測的博主昨日在培訓班上現身說法,介紹經驗,物價干部給人的感覺是比較內向和靦腆,微博互動打破了這一刻板印象。“不愛看,不想看,語言很枯燥,”剛上線,物價局領導還對“南京價格監測”提出了批評,博主隨后開始在發博時加入一些網絡語言和表情,嘗試輕松風趣一些的風格。
“但我們在語言風格上也不是一味迎合,我們要給網友一個穩重、樸實的印象。”該博主介紹,他覺得官方微博也要讓網友感覺像個人在說話,“是人也會犯錯誤,也會有不同聲音。”據他介紹,局里干部經常討論CPI和銀行加息的問題,有了比較一致的意見,一次在央行宣布加息后,博主就發了一條“抱怨”,覺得加息時間選擇欠佳,這和主流聲音不太一樣,但微博不說官話,卻給網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微博的互動,讓老百姓了解了物價局的工作,因為市場發布價格信息,雖然南京價格監測的微博對于居家生活很管用,一度被網友親切地稱為“丈母娘微博”。通過微博的窗口,更多市民了解了他們的職責。在討論菜價上漲時,就有博友評價:“這也不是物價就能解決的問題。”這就讓博主心有戚戚焉。(實習生 劉朝陽 記者 仇惠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