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全體(擴大)會議提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是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當前,各級要落實用好政府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突出抓好紡織機械、手推車和橡膠輪胎、海洋生物三大特色產業園區建設,著力在技術改造、產品提升和集聚發展上下功夫,加快培植過百億元產業集群。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傳統產品更新換代步伐正在加快邁進。 在雙星機械鑄機公司這座40多年前建造的廠房里,一條為一家國外知名企業定制的V法造型線正在緊張生產中。這條價值4000萬元的造型線是雙星機械在一次國際競標中,憑其在同行業中的高端技術一舉奪標,令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機械制造企業也刮目相看。 正是創新,讓雙星機械這家具有4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煥發出新活力。近年來,他們不僅與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機械工業第一設計院等1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結成戰略伙伴關系,聯合開發高端產品,還投入1億多元資金,用于購買大型加工設備和研發投資,實現了產品從“仿造”到“創造”的跨越,進入了國際競爭大舞臺,打破了外國獨資企業在中國建廠、高端設備從國外引進的歷史。 雙星機械的研發活動,是在我市科技創新的大環境中進行的。像雙星這樣一些老企業一樣,機械制造、海洋化工、橡膠、造紙等傳統企業占據了全市工業的“半壁江山”。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對促進我市經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而技術創新是為傳統產業植入新基因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為此,我市規劃建設了大學城,引進高等院校直接從事教學科研活動,還和全國近百所高等院校聯盟,搭建起企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同時每年從財政中撥出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傳統企業科技創新。 市工信局副局長丁洪喜介紹:“我市制造業具有技術成熟、人才齊全、市場網絡完善等優勢,只要放一放水,他們就有游向市場大海的能力。” 今年,我市設立一億元專項資金,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與此同時,對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企業實施重獎,去年的獎金達到1000多萬元。政府的扶持政策收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目前,我市建成20多家青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其中明月公司、康大集團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傳統企業中涌現出“雙模定型硫化機”、“褐藻酸鈉”、“衣康酸”、“甘露醇”等30多個暢銷國內外市場的“種子選手”,新產品的產值占到了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0%。 |
上一篇:隱珠街道:軟環境建設助推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