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島食品“獻丑”成新時尚 早報訊 講求好看的審美風一度盛行于食品行業,不過,經一輪輪催熟劑、著色劑等食品添加劑的沖擊,食品賣“丑”悄然成為新時尚。 蔬菜賣相不好銷路好 昨日,記者來到大連路農貿市場遇到正在買菜的高女士,她正對著長相不漂亮的西紅柿進行挑揀,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西紅柿都是催熟的,所以挑西紅柿要捏捏是不是軟的,要看頭是不是尖的,可以的話,最好掰開看籽是不是熟的。而 沒洗的桃子更放心 “帶毛的桃子肯定沒洗過,雖然難看點,但吃起來更安全。”眼下正是桃子大量上市的季節,十分關注“菜籃子”安全的張女士表示,外表干凈、鮮亮的桃子多數都被洗過,而洗桃子的水里加了什么就不得而知,聽說有加洗衣粉的,有加洗潔精的,對身體沒什么好處。記者發現,在農貿市場里,洗過的桃子和渾身帶毛的桃子各占半壁江山。芝罘路賣水果的范老板表示,一般水果攤洗桃子都得加點洗潔精,但是這樣的桃子一般不容易儲存,他們一直不洗桃子。 加工食品也愛“獻丑” 如今,賣“丑”的不只是農產品,加工食品也逐漸放棄了美觀。昨天中午,四方路一家饅頭店的老板一邊張羅生意,一邊告訴記者,現在帶增白劑的面粉基本絕跡了,即使有,做出來的饅頭也沒人敢買。“現在饅頭都在比‘黑’、比‘黃’,加點五谷雜糧讓饅頭看起來‘丑’一點,銷路最好。”老板說。 今年6月份,國家實施關于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標準,今年的月餅就顯得不如往年那么鮮亮好看了。“今年月餅的外皮顏色和蓮蓉餡的顏色都不如過去那么鮮艷油亮了,不過這也表明添加劑減少了。”在超市挑選月餅的李先生這樣說。(記者 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