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千多噸“進口鐵礦石”要入境,但卻在通關時被檢驗檢疫人員揪出了狐貍尾巴——礦石里以次充好被摻進了大量神秘固體,檢驗后發現竟是對環境有害的氧化皮。近日,一批來自羅馬尼亞的進口鐵礦石被截獲并遭到退運處罰。 黃島口岸查出問題礦石 “沒想到還是有人鋌而走險把這種摻假的礦石運進國門。”昨日,黃島檢驗檢疫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檢驗鐵礦石方面經驗很豐富,以前曾多次檢出 不法貿易商進口“毒礦石” “不合格的進口鐵礦石五花八門,他們的闖關偽裝也很多樣化。有的是未經篩選、加工的塊礦或原礦,有的礦石中還夾雜著草籽、蟲卵、動物尸體等可能含有致病菌或害蟲的物體。 ”據山東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分析,不法貿易商常打著“進口礦石”的幌子進口劣質礦石或摻有氧化皮的固體廢物。有的用固體廢物違規闖關,對環境和國民健康的風險很大。 “這些貿易商的合作伙伴多是國內外的中小貿易商,貿易關系不穩定,出了問題追究起來都很難。進口不合格礦石對國家和企業利益都有危害。 涉嫌商業欺詐退運出境 “這屬于惡意摻假、以次充好的商業欺詐行為。 ”黃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按我國相關規定對這批問題礦石實施了退運出境的處理。據山東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上半年,黃島口岸進口鐵礦石首次突破4000萬噸。其中,檢出不合格鐵礦669批,重量884萬噸,貨值12.4億美元,批次不合格檢出率高達45.1%。檢驗檢疫部門表示,未來將對進口鐵礦石重點布控監管,并加大對商業欺詐行為打擊力度。同時提醒國內相關進口商在合同中訂立詳細的調價條款,采用信用證方式結匯,并將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品質證書作為信用證結匯的必要單據,避免發生商業欺詐行為。記者孫成富 李樹海 通訊員 于森 新聞 延伸 向入境的固體廢物說“不” “境外固體廢物向中國非法轉移的情況目前時有發生,不僅造成國有稅收的極大損失,也給我國的環境和國民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嚴密攔截。 ”山東檢驗檢疫局相關專家表示,為規范我國固體廢物進口管理、防止境外廢物非法入境、維護環境安全,國家質檢總局等五部委日前聯合發布了《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本月初正式實施。明確規定了進口固體廢物的“11項禁令”。 山東各級檢驗檢疫部門已與環保、海關等聯手編織了一張“大網”,加強裝運前預檢驗和口岸查驗等關鍵環節,嚴防固體廢物入境,嚴厲打擊非法進口等違法違規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