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建高樓大廈不允許“素面朝天”
昨天,青島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了《青島市城市綠化條例(草案)》,按照該草案,新建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在符合公共安全的要求下,應當進行立體綠化。居民住宅樓、高架橋等其他建筑物、構筑物適宜立體綠化的,鼓勵進行立體綠化。這是島城首次為立體綠化立下了“規矩”。
高樓大廈多是“素面朝天”
最近幾年,我市高樓大廈越建越多,地面綠化空間有限,“最近幾年的植樹節,在市區里找個地方栽樹都成了頭疼的事。 ”市城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早在2003年,我市就醞釀對快速路兩側60米范圍的建筑實施屋頂綠化,但多年下來效果并不明顯。如今,除了市南軟件園中心車庫的“空中草坪”、市北區登州路街道辦樓頂的“屋頂花園”,市區幾乎再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屋頂綠化。
記者了解到,除了建造、養護費用較高外,沒有專業的規范也是阻礙立體綠化得以推廣和發展的主要原因。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熱河路一棟高層建筑上,往東一看,眼前都是光禿禿的高層建筑,大量樓體“素面朝天”,未被有效綠化利用,有的樓頂甚至成了“垃圾倉庫”。
青島農業大學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劉慶華對記者說,發展立體綠化,能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有助于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減少熱島效應,吸塵、減少噪音和有害氣體,營造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還能保溫隔熱,節約能源,也可以滯留雨水,緩解城市下水、排水壓力。
車庫屋頂種下1萬m2草坪
如果市民有機會走上青島市南軟件園中心車庫的屋頂,會發現上面鋪著一張與眾不同的 “綠毯”——呈傾臥狀生長的小草將整個屋頂 “染”成了綠色。這也是青島進行屋頂綠化最好的典范。市南區對軟件園二期進行屋頂綠化,栽植佛甲草1萬余平方米。站在高處看屋頂,眼前是綠油油的一片。
專家介紹,佛甲草比較省水,不必經常修剪,很好養護。目前,島城大多數建筑屋頂使用黑色瀝青材料或灰色混凝土面層,吸熱性強,容易造成局部“熱島效應”。用佛甲草來做屋頂綠化,可以吸收部分有害氣體,凈化空氣,釋放大量氧氣,相當于一個小氧吧。
調查發現,種植有佛甲草的綠化天臺,緊貼屋面處溫度比裸天臺平均低5.8℃,午后2時30分更可以降低7℃。在青島這樣的北方地區,炎熱夏季至少也能降溫四、五攝氏度。此外,通過比較發現,相比其他植物做屋頂綠化,佛甲草的成本較低。普通屋頂花園造價約為每平方米四五百元,而用佛甲草成本不到一百元。
島城今年將立體綠化120處
記者從市城市園林局獲悉,今年我市七區五市將立體綠化120處。立體綠化方式多樣化,分為拆墻透綠、道路兩側護坡綠化、裸露山體植被恢復、建(構)筑物立面和屋頂綠化等,沿街庭院墻壁可栽植爬墻虎等攀緣植物。
專家介紹,立體綠化可以是攀援植物綠化、墻面綠化、陽臺綠化、門庭綠化、花架、棚架綠化、柵欄綠化、坡面綠化、假山與枯樹綠化、屋頂綠化等等。
相關新聞
任何人不得擅改綠地性質
《條例(草案)》對建設項目配套綠化工程設計方案提出了要求。建設項目配套的綠化工程設計方案,應當符合配套綠化設計相關標準。達不到標準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不得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在綠地保護方面,第二十七條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綠地性質。因公共利益確需改變的,按照原審批程序,經市、所在市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同時規定:“經批準改變城市綠地性質的,申請人應當按照先補后占、占補平衡的原則,易地建設同等面積城市綠地。 ”(記者 田璐 趙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