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鄉村教師現狀調查
■核心提示
“媽,中秋節我們學校放假3天,放假后我就租車回家看你和我爸。”教師節前一天,青島膠州市某偏遠鄉鎮一初中學校任教5年的劉洪亮(化名),在學校剛分給他的“家屬院”里給家里打了一個電話。“你媳婦快生孩子了,還得抓緊在城里弄個房子。”電話那頭,聽到母親最近不斷提及的老話題,劉洪亮有些心煩。面對記者,30歲的他說得很坦誠:“我喜歡我的學生們,
看到他們不斷成長,我很欣慰。但城鄉的差距不是短時間里能改變的,為了我的妻子孩子過得更好,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擠進城里當老師。”
昨天是教師節,記者走進在島城偏遠農村默默打拼的鄉村教師,傾聽他們真實的內心獨白,呈現他們生活的酸甜苦辣。
緣 起
剛開始時,父母都很不理解,好不容易供他讀了4年大學,離開農村,怎么畢業了又回到農村了。
教師節前,在劉洪亮的“新家”找到他時,他正跟挺著大肚子的媳婦一起收拾衛生。“學校剛分給我的,總算有了自己的小窩,抓緊打掃一下,中秋節后就能住進來了,這可比以前強多了。”說到學校旁邊的“新家”,劉洪亮的臉上全是笑容。記者打量了一下,3間平房估計有幾十年了,墻上有不少裂縫。在他的“新家”里,記者和他聊起了鄉村教師的生活。
劉洪亮老家在膠州西南向的張應鎮,距離膠州市30多公里。父母是地道的農民,和大多數農村長輩一樣,劉洪亮的父母從小就希望他能好好學習,考上大學離開農村,當個城里人。劉洪亮最終不負期望,2002年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青島大學師范學院數學系。
2006年,25歲的劉洪亮從青大師范學院畢業,恰好此時膠州開始考錄老師。“在膠州城里當個老師好啊,工作穩當,又是個鐵飯碗。”爸媽當然支持,教師考錄結束后,等待分配的日子讓他難熬,每天都盼著接到錄取通知。終于,通知書來了,然而結果讓他和家人很失望,他要到一所偏遠鄉鎮初中任教,這個地方比自己的老家還要窮。
劉洪亮說,剛開始時,父母都很不理解,好不容易供他讀了4年大學,離開農村怎么又回到農村了。“當時工作已經很難找,我當然想到城里的高中當一名老師,但成績差沒錄取上,也就只能這樣了。”劉洪亮說。
麻 煩
他在院子里用四五個臉盆曬水,為了晚上和妻子洗澡所用。“其他的都好克服,關鍵是洗澡最麻煩。”劉洪亮說。
盡管劉洪亮也是個農村孩子,對農村生活很熟悉,但以前在農村老家的生活都是爸媽操持,而且多年的大學生活已經讓他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剛到學校上班,眼前的情況還是讓他感覺很有落差。
記者找到劉洪亮時,正是中午。他在院子里用四五個臉盆曬水,為了晚上和妻子洗澡所用。“其他的我感覺都好克服,關鍵是洗澡最麻煩。學校里沒有澡堂,夏天好對付,打兩盆水曬曬就行。可到了冬天,鎮上只有一家澡堂,還離得很遠。外面太冷,我只好每周洗一次。”劉洪亮說,這種生活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剛結婚時妻子也發牢騷,后來時間一長,兩人也就習以為常了。兩年前,他和妻子剛結婚時,學校分給他校園的兩間2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由于沒有院門,平常洗澡都不得不拉上窗簾,在屋內快速解決。
劉洪亮說,他所在學校距離老家太遠,在城內也沒有房子,所以吃住都在學校里。剛來學校時,學校給他安排了一間宿舍,和另一名老師合住,自己的全部家當就是一張單人床。他也和大部分老師一樣開始學著自己做飯。鎮上5天才有一次集市,平常買菜劉洪亮只能騎車到集市去買,擔心菜和肉壞掉,每次只買夠吃兩三天的蔬菜,剩下的日子則靠方便面湊合。
滿 意
學校里始終沒有單身女老師分配進來,加上地處偏僻,異性朋友也很少,他只好從自由戀愛改為“媒人”介紹。
“本來我這個職業找對象不難,可人家一聽我在偏遠鄉鎮任教,都不愿和我交往,談了幾個都沒成,不過還是我老婆慧眼識人才。”回憶起自己找對象的經歷,劉洪亮自嘲地說。畢業后住在學校的幾年時間里,年齡逐漸增大,大學同學都紛紛娶妻生子,在家人反復催促下,他的個人大事也提上了日程。他所在學校年輕女老師很少,剛開始他還沒當回事,認為自己的教師身份找對象不會太困難,希望找一個學歷、工作能和自己差不多的女朋友。
學校里始終沒有單身女老師分配進來,加上地處偏僻,異性朋友也很少,他只好從自由戀愛改為“媒人”介紹。但在接下來的四五次相親中,讓劉洪亮很有挫敗感。他將最初的學歷標準降為中專,“放寬”了擇偶條件,但個人大事還是以相繼“被甩”而告終。直到兩年前遇到了在學校附近一家企業上班的妻子,兩人才結合到了一起。像他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學校另外一名老師身上。“前年我們學校分來一名家住城內的女老師,周圍年輕人少,兩年了也沒找著對象,現在也開始走我走過的老路,找媒人介紹。”劉洪亮尷尬地笑了笑。
幾天前,考慮到劉洪亮妻子懷有身孕,生活上存在諸多不便,恰巧學校一名老師搬出了“家屬院”,學校最終特批給他3間帶小院的“新房”。房子位于學校西側,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的風雨沖刷,3間平房整體已經破舊不堪,墻面上出現了很多裂縫,屋外的木制窗欞也開始腐爛。但這樣一套房子,還是讓劉洪亮兩口子興奮得不得了。
“學校對我們還是很照顧的,也想辦法解決老師們的生活困難。和以前比,我很滿足了,至少可以在自家院子里洗澡了。”劉洪亮說,幾天前拿到房子鑰匙后,他和妻子興奮了好幾天,晚上都很難入睡,一直聊著自己的“新房”。現在房子到手了,他和妻子商量著決定要把房子重新裝修一下,迎接孩子的到來。
快 樂
有時候我也跟他們發火,但說實話,跟孩子們在一起是我最放松、最快樂的時候,生活里的一切煩惱都可以暫時忘掉。
下課鈴聲響起后,此時學校里熱鬧起來,學生們三三兩兩從教室里走了出來。走在返回辦公室的路上,幾名學生攔住了劉洪亮。“老師,一塊踢毽子吧。都說你踢毽子厲害,要不咱們比試比試。”“好啊,比就比!”看到學生們跟著“起哄”,劉洪亮返回辦公室拿出了一個毽子。一名學生從劉洪亮手中接過毽子,一番忙活后,小臉都出汗了,“我踢了12個,該你了老師。”毽子交還給了劉洪亮。“1個,兩個,3個……你踢了6個,老師你輸了。”看到學生們開心地跑回教室,劉洪亮也笑了起來。“學生們都很懂事,也很聽話。有時候我也跟他們發火,但說實話,跟孩子們在一起,是我最放松、最快樂的時候,生活里的一切煩惱都可以暫時忘掉。”
劉洪亮說,這些年教學經歷中,有一件事讓他記憶深刻,以前他教的班級里有名男學生,非常調皮,學習成績也很差,為此他經常“敲打”這名學生,而這名學生意見也很大。有一天,這名學生在操場上打籃球時,不慎頭撞在地上昏迷。劉洪亮趕緊騎著自行車,將這名學生送到醫院。在醫院守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學生沒有問題,劉洪亮才回到學校。就是這一次經歷,讓他們兩個成了“好哥們”。這名學生也開始變得喜歡學習,去年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城內某重點高中。“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只要你對他們付出愛,他們就會回報你微笑。師生之間有了良性的互動,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劉洪亮說。
忙 碌
現在學校缺物理老師,所以讓我臨時改行教物理。沒辦法,這就是鄉鎮學校的現狀。
生活上“麻煩”不斷,但在這幾年的鄉村教師生涯,讓劉洪亮的教學業務提高了不少。劉洪亮剛到學校時,只負責初一級部兩個班級的數學教課。備課、批作業、修改講義和資料,業務逐步熟練起來的劉洪亮,一年后被學校“委以重任”,承擔了初二級部6個班級的數學教課,每周授課時間增加到了12課時。盡管每天來往于多個教室,但劉洪亮感覺很充實,也逐漸適應了這種忙碌工作狀態,他還被評為當地教育系統的“骨干教師”。
9月8日下午2時許,是劉洪亮的授課時間。隨著校園里的上課鈴聲一響,他拿著早已備好課的教案,走進教室。“今天咱們講力學,請同學們將課本翻倒第15頁。”站在教室講臺上,劉洪亮氣場十足,幾分鐘前教室亂哄哄的景象霎時安靜下來。45分鐘授課時間里,劉洪亮沒喝一口水,始終站在講臺上。“現在學校缺物理老師,所以讓我臨時改行教物理。沒辦法,這就是鄉鎮學校的現狀。考慮到學校的難處,我便接了過來。”劉洪亮說,暑假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盡管只教初二兩個班級的物理課,但此前他一直沒有深入接觸過物理專業,專業不對口,他只有拿出更多的精力備課“充電”。“我得對得起學生們,讓他們跟我學到東西,回城的事只能先放放再說。”
渴 望
現在,學校里的不少老師都忙著業務知識的“充電”,希望哪一天能抓住一次進城的機會,還有人忙著考公務員或者考研究生。
聊到回城的話題,劉洪亮的語調一下變得有點失落。“我所在的學校共有任課老師20多名,其中大部分老師在城內買了房子,過著兩地奔波的生活。”劉洪亮說,他們學校門口沒有公交車站,乘公交車要走出至少3公里路。為了便于工作,在城里居住的部分老師買了車,一些沒買車的,則每月拿出一點費用來“拼車”。
“看到他們,我很羨慕,盡管交通不方便,但在城內至少有套房子。現在我也快當爸爸了,我和妻子難點不要緊,但得讓孩子有個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我覺得這也是人之常情吧。”劉洪亮說,每每看到同事們下班乘車往城內趕,他總是羨慕不已,“買車我現在還不敢想,等買上房子再說吧。”
“和以前比,鄉村老師的工資待遇已經有了很大提高,工資和城里的老師都扯平了。但城鄉之間在生活工作條件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徹底改變的。”劉洪亮說,目前他每月能拿到2200元。這份收入,在當地也不算差,但相對于飛漲的物價,這點工資則顯得“薄弱”了許多。他的妻子因為懷孕已經辭職,全家生活來源全壓在他一人身上,生活一下感覺很緊巴。
“說不想調回城里,恐怕是假話,這是我的最大愿望,但不知道哪一天能實現。”劉洪亮說,兩年前,學校里的兩名同事通過考試“飛”進了城里一所初中學校任教,讓同事們很“眼紅”。現在,學校里的不少老師忙著業務知識的 “充電”,希望哪一天能抓住一次進城的機會,還有人忙著考公務員或者考研究生。當然,劉洪亮也沒閑著,也為進城準備著。工作以外的空閑時間,他把很大的精力花在復習業務上。“在進城這件事上,為了妻子、孩子以及父母,只要有機會我肯定會去積極爭取。”劉洪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