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度閱讀】大連理工大學民族預科班班主任邵春亮教授剪影 7月2日,早晨5點。邵春亮從家里準時出發,一路小跑2公里到學生宿舍,叫醒學生起床跑步。來自祖國邊疆少數民族預科班的學生早已習慣了邵老師清晨的第一聲呼喚。擔任大連理工大學民族預科班班主任23年了,無論刮風下雨,春夏秋冬,他的這一習慣從未間斷…… “同學們都管他叫‘老爹’。”說起大學生 被學生喊做“老爹”的邵春亮,今年74歲,黨齡51年,教齡50年。 “為學生,無論做什么我都心甘情愿” 高考恢復之初,國家決定在大連理工大學開辦少數民族預科班。究竟選誰擔任班主任?校領導不約而同把目光聚焦到邵春亮身上。此時,他在大連理工大學工作了30年,講的電路原理課是學校品牌課,任輔導員的班級入黨人數最多、考研人數最多。 一向心胸開闊的邵春亮好幾個晚上失眠了。選擇心愛的專業,還是選擇心愛的孩子?最終,他選擇了后者。 1986年秋天,來自維吾爾、哈薩克、錫伯、蒙古等7個民族的39名預科學生步入大連理工大學校園。自此,51歲的邵春亮與民族預科班結緣。 “我相信愛是有溫度的。只要有了愛,就沒有溶化不開的冰河,沒有化解不了的問題。”在邵春亮看來,這些孩子從遙遠的邊疆來到大連,告別家鄉,遠離父母,最需要的是關愛。 邵春亮練就一個絕招。每次接班前,從民族名字到家庭成員,從畢業中學到習慣愛好,他要把每名學生的基本情況背得滾瓜爛熟,做到心里熟識每個孩子,一見面準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這一點,讓思鄉的孩子們倍感親切。 邵春亮打心眼里喜歡這群純樸的少數民族孩子?!皭凼且环N真誠的付出,為學生無論做什么我都心甘情愿?!彼麆忧榈卣f。
![]() 邵春亮教授(左一)在新疆走訪少數民族學生。 |
下一篇:鄧前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