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島新聞網9月30日訊 昨天上午9點半,記者在市北區采訪了解到,市北區率先完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綜合改革任務,對14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了統一管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從醫院剝離,作為區衛生局所屬的公益性事業單位進行統一管理。 ????新體制運行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平均降價30%,門診量平均增加30%,居民社區門診均次費用平均下降28%。 ????體制改革:從隸 ????據了解,市北區率先對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綜合改革,對14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了統一管理,改變了原先由3家區屬醫院延伸舉辦,人、財、物均由醫院管理的復雜局面,去年8月份組織相關部門、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傳達、動員和部署。理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隸屬關系,將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近歸并到相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從醫院剝離,作為區衛生局所屬的公益性事業單位進行統一管理。 ????自今年1月1日起按新體制正式運行,運轉情況平穩順暢,到今年9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綜合改革各項任務全部完成。 ????財政撥款:政府“兜底”補償 結束“以藥養醫” ????對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所需資金,全部納入區級財政預算。自醫改工作以來,政府已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新中心建設、社區基本建設、基本藥物、新進人員工資套改等。每年拿出1700萬元用于彌補醫院的經費不足。區政府出資840萬元在同安路街道辦事處恒苑小區購置一處1200平方米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辦公用房,目前已經正式啟用。小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在規劃建設中。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都隸屬于醫院,要完成醫院每年下達的任務,形成“以藥養醫”的局面。如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改制為公益性事業單位,財政全部由政府“兜底”補貼,不再“以藥養醫”。 ????人事改革:改革后社區醫護人員工資增長近一倍 ????市北區對全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及編制進行了核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為320名,根據編制和有關規定,對區屬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崗位進行了重新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占總量的92.5%,并預留了一定數量的編制崗位。 ????2010年10月,對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職人員實施“全退竟進”,進行了競聘上崗,通過民主評議、筆試、面試,從163名原有人員中聘用了156名。7名未聘人員,2010年11月前已由原隸屬醫院接收并重新安置了相應工作崗位。 ????根據工作需要和崗位設置,市北區又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77名社區醫護人員。目前,215名編制內社區醫護人員,全部實行合同管理。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人事制度改革后,依據考核結果,于9月20日兌現績效工資。社區醫護人員的工資得到近一倍的提高,極大地激發了人員工作積極性。在對醫護人員的考核準則中,服務態度等也被列入考核范圍。 ????醫療費用:門診均次費用平均下降28% 藥品平均降價30% ????通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綜合改革,實現了衛生局對全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統一管理,進一步明確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職能和任務,使其各項職能直接落實到位,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管理效率。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備使用的基本藥物嚴格按照省、市的要求,全部通過省級藥物采購平臺進行采購,嚴格執行零差價銷售,杜絕了網下交易現象發生。 ????據了解,新體制運行以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平均降價30%,門診量平均增加30%,居民社區門診均次費用平均下降28%,自實行基本藥物制度以來,累計減輕群眾就醫費用1000余萬元,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青島新聞網記者 孫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