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一”長假,當大多數的孩子正跟著父母或是和小伙伴一起享受假期時,青島一些特殊的孩子卻被家長帶進了醫院的心理科。很多家長抱怨,新學期開學一個月來,自己的孩子在校注意力不集中,在家“鬼頭鬼腦”不聽話,總之只要是醒著就閑不下來,還有的孩子在校打同學、頂撞老師,甚至逃學,很多問題集中爆發……連日來,記者在青島市婦兒醫院心理科調查發現,來就診的孩子中竟然多達一半是多動癥患兒,需要接受長期的藥物和心理治療。 ????家長:“孩子太皮,真想把他腿打斷” ????10月2日上午,11歲男孩嘉豪(化名)被一臉慍怒的媽媽帶進了市婦兒醫院心理科的診室,原來 “十一”前夕,媽媽又因為孩子弄傷了同學、頂撞老師被請到了學校,而且學校老師還婉轉地勸說她讓嘉豪轉學。 ????據嘉豪的媽媽介紹,這孩子從小不省心,上幼兒園起就狀況不斷:不聽話,好動不安,當時只覺得孩子頑皮,長大就好了,也就沒在意。上學后,嘉豪上課不好好聽講,作業拖拉,經常要到半夜才完成,還時常因紀律不好被老師找家長,為此沒少挨家長打罵。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狀況不但沒有好轉,問題反而越來越多,孩子逐漸出現破壞物品,撒謊,逃學,甚至離家出走的情況。嘉豪也并非完全不要好,曾下過無數次保證,也寫過無數次保證書要好好表現,可過后轉眼就忘了。絕望的家長曾經在孩子一次離家出走被找回后萌生了實在不行就將孩子的腿打斷,讓他出不了門,以免出去闖禍的想法。新學期,嘉豪上四年級了,一次嘉豪媽媽去學校接他時,竟被嘉豪的同學們團團圍住, “阿姨,嘉豪他無緣無故推我、打我。”“阿姨,他撕我本子。”原來孩子們都是來告嘉豪狀的。更讓嘉豪媽媽忍無可忍的是,在“十一”前夕一次學校活動中,嘉豪把班里一個女同學從操場兩米高臺上推下去了,理由是那個女孩擋著他走路了。 ????多動癥男孩:畫出一棵枯萎的小樹 ????聽完媽媽的講述,心理科主任匡桂芳把嘉豪青島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小兒心理衛生科匡桂芳帶進了診室,嘉豪坐下一言不發。“你不愿意說話也沒關系,如果你愿意,畫幅畫行嗎?畫什么都可以。”匡桂芳說著,把彩筆、鉛筆和紙放到了孩子面前。嘉豪遲疑了一會兒,拿起了鉛筆,幾分鐘后一棵枯萎的小樹凌亂地出現在紙上,就像垂頭喪氣坐在椅子上的嘉豪。匡桂芳看著嘉豪的畫,對他說:“我知道你很難,其實你是很想做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孩子。”聽著這話,小男子漢的眼淚竟像斷了線的珠子“吧嗒吧嗒”掉了下來。他哭著說,他想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想有好多好朋友……可就是做不到。“醫生阿姨,我到底是怎么了?我怎么樣才能表現好?”嘉豪的哭訴讓人體會到一個孩子內心的挫敗與痛苦。 ????經過一系列心理測評,匡桂芳診斷:嘉豪的智力很好,但是活動過多,注意力嚴重缺陷,考慮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也就是小兒多動癥。她告訴嘉豪媽媽,孩子的多動癥需要長期的心理輔導配合藥物治療,從而改善大腦皮層的工作狀態,改善人際關系,調整情緒狀態,增強自信等,最終讓孩子有能力表現好。當然家長的努力和老師的幫助也很重要。 ????四種現象是誘因 ????是什么原因導致多動癥患兒越來越多?據匡桂芳介紹,首先,一些遺傳因素,例如先天體質缺陷和器官異常、染色體異常、父母精神病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腦功能,從而導致孩子多動;其次,母親孕期感染、接觸有毒物質、營養不良、吸煙、飲酒、各種原因所致宮內窘迫、非正常分娩、低出生體重兒以及生后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腦外傷均可能導致兒童神經發育異常,增高患多動癥的風險。此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后天成長環境和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增加兒童患多動癥的風險。 ????隱患一:父母常吵架 ????“首當其沖,就是家庭環境因素。”匡桂芳介紹說,她曾接診一名10歲女孩,小時候很文靜,但從4歲起好像突然變了個人,在家總是上躥下跳,進小學后也坐不住,后經檢查是多動癥。在治療過程中,醫生發現孩子既沒有遺傳因素影響,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也都沒有什么問題,但她的父母總是因為孩子的教育和治療問題發生分歧,爭吵成了家常便飯,孩子生活在幾乎天天發生戰爭的不和睦的家庭環境中,精神常常處于緊張、壓抑、恐懼、不安和矛盾的精神狀態,表現在外,就容易出現沖動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等行為問題,或者會加重多動癥的某些癥狀。此外,不當的教育方式也是多動癥的危險因素之一,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過度放任或過度保護均有可能成為多動癥的引發因素。 ????隱患二:媽媽剖宮產 ????剖宮產的逐年增多,也是多動癥兒童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記者在市婦兒醫院心理科采訪時,在醫生接診的20個多動癥患兒中,竟有15個孩子都是通過剖宮產出生的。 ????對此,匡桂芳分析說:順產時,胎兒在產道受到擠壓,是對大腦皮層興奮的一種強烈刺激,如果是剖宮產,孩子缺少了這樣的刺激,就會影響孩子今后的生長發育,孩子長大后就容易出現感覺和行為統合失調方面的問題,如運動不協調、精神不集中、多動等。據資料顯示,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癥的幾率高達80%以上。 ????隱患三:泡電腦電視 ????電視、電腦、電子游戲等設備的普及和濫用,同樣對兒童的思維、語言、想像力、感覺經驗、體能、情感及社會行為有很大負面影響。匡桂芳介紹說,有研究表明,接收電視信息是一種被動行為,難以促進兒童分析思考能力的提高,兒童和青少年如果長時間沉迷電視,大腦會習慣于電視或電腦屏幕上急速閃動的畫面,導致他們在面對教室黑板或書本這類對視覺刺激少的信息載體時,注意力很難集中。國外相關科研調查結果也顯示,兒童如果每天花兩個小時以上看電視或打電子游戲,那么他們得多動癥的幾率可能會比少看電視的孩子增加一倍。 ????隱患四:食品添加劑 ????長期食用色素、食物添加劑也容易誘發孩子多動。國外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食品中的人工添加劑是誘導兒童患上多動癥的原因之一。研究中發現,一些原本健康的孩子,在經常食用一些含有添加劑的飲料、糖果和零食后,部分兒童出現狂躁、注意力不集中的癥狀,難以集中精力玩一個玩具或完成一項任務。 ????匡桂芳說,另外,有研究發現兒童過多食入含鉛食物,體內血鉛水平過高,可能和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有關,有可能是多動癥的潛在病因。 ????小時候未接受治療 ????長大易引發社會問題 ????“據臨床統計,十幾年來,醫院多動癥患兒就診率不到十萬人,而多動癥的實際發病率卻達5%到9%。”匡桂芳表示,雖然每年就診的孩子看起來不少,但與發病率一比較就會發現,還有相當龐大的患兒群體,并沒能及時治療。 ????“孩子患多動癥后,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會影響到學習能力和人際關系,甚至影響人格的發展。”匡桂芳介紹說,對多動癥患兒而言,其在行為上不能自控,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1/3的患兒癥狀會持續至成年,也就是成人多動癥,因為患者行為沒有持續性,輕者會因為經常跳槽等影響工作,或因居無定所而影響家庭生活質量;重者則可能因為易沖動、有暴力傾向等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據悉,國內曾對1292名違法犯罪青少年進行過調查,發現其中有978人學齡期曾被診斷為兒童多動癥,發生率為75%。另有國內資料顯示,成年多動癥患者違法犯罪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5至10倍。 ????數據 ????多動癥患兒五年翻番 ????“新學期開學后,來就診的多動癥孩子很多。”市婦兒醫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向記者介紹說,特別是“十一”以來,平均每天都能確診四五十個多動癥患兒。 ????“我們一年的門診量能有八九千人次,其中多動癥就占大約六成。”匡桂芳介紹說,而在5年前,該院一年的門診量是6000人次,其中多動癥的孩子占近一半。照此算來,與5年前相比,如今多動癥小患者數量翻了一番。隨后,記者從其它醫院統計了解到,多動癥患兒數量成倍增長已是不爭的事實。與之相對應的一組數據是,近5年來,島城新出生人口數量并沒有明顯增加。 ????提醒 ????那么,如何才能早期發現孩子的多動傾向? ???? 匡桂芳介紹說,孩子多動有三大典型表現:一是表現出與孩子年齡和智力水平不相稱的活動過多;二是注意力不集中,三是有沖動性,包括行為和情緒上的雙重沖動,表現為容易大發脾氣和做事不考慮后果。匡桂芳同時提醒家長,孩子上幼兒園后,家長則可以通過與幼兒園其他小朋友的橫向比較,以及與幼兒園老師的溝通,來及時發現孩子是否存在多動癥。(記者 于小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