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人口再生產不能一放了之

來源:中國網-- 2011-10-08 14:59:27 字號:TT

  國家的遠見省部長系列訪談

  中國人口經濟賬——專訪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

  “十二五”時期,中國人口發展形勢將呈現出明顯新特征。如何掌握并厘清這些特性,提供有效的人口戰略與政策,需擺脫傳統的“只就人口看人口”的思維,以經濟化的視角提供觀察新緯度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文麗劉琳

  2011年,中國正式推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走入第34個年份。

  伴隨這30多年間的,不僅是人口增長速度的大幅降低,還有人口結構與分布的明顯調整。新的人口形態變化,使人口計生委工作的范疇,變得更為廣泛。

  “這既是一項‘頂天’的戰略性問題,又是一項涉及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落地’工作。”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這樣評價她所從事的事業。

  “十二五”期間,隨著中國老齡化的開始,勞動力人口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需要人口優勢從廉價勞動力時代轉為人力資本時代。

  與此同時,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帶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這些問題,無一不涉及中國經濟與社會的長遠、均衡、可持續發展,這正是李斌和她所在的人口計生委每天面對的“頂天”的戰略問題。

  “但這項工作的另一邊,還牽著每一個微觀家庭。”李斌說。從2007年來到人口計生委任職后,李斌已經跑了300多個縣(市、區),走訪了很多村、戶,“跟老百姓面對面,家長里短地談天,這樣才能把人口計生工作真正落實下去。”

  作為為數不多的女部長,李斌擁有女性特有的親和與細膩;同時作為經濟學博士,李斌對中國人口發展戰略與經濟長期增長,卻有著理性而宏觀的思考。

  “十二五”人口形勢

  在未來的宏觀決策中,人口形勢將成為一系列政策出臺與實施的基本前提,這也是人口對于經濟社會的基礎意義體現。正因為此,掌握最新的人口形勢變化,是“十二五”時期決策的基礎性依據。

  《財經國家周刊》: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您認為當前及今后五年,中國人口形勢將呈現哪些新特征?

  李斌: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為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形勢總體穩定,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人口總量持續增長。“十二五”時期,人口總量預計將達到13.9億。

  二是人口素質總體不高。近年來,全國出生缺陷監測總發生率不斷攀升,這將影響未來中國勞動力的儲備。

  三是人口結構性問題凸顯。經過多年的努力,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但總體仍然偏高;“十二五”期間,勞動年齡人口將達到峰值;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呈現老年人口數量多、老齡化速度快、高齡趨勢明顯的特點。

  未來五年,中國每年新增老齡人口接近800萬,第一次老齡化高峰已經到來。但中國還沒有完全做好迎接老齡化的準備,特別是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目前正在建設中。如何應對老齡化,將成為一個挑戰。

  四是人口流動遷移日趨活躍,2010年全國流動人口達到2.21億,人口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

  五是家庭的生產、婚姻、生育、養老等傳統功能有所弱化。

  《財經國家周刊》:計劃生育政策作為中國的基本國策,已實行了30多年。30年間,隨著中國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口形勢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人口增長情況、人口結構、人口分布的變化,將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您認為,“十二五”期間中國的人口發展形勢面臨哪些挑戰?

  李斌: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的緊約束將長期存在,建設人口均衡、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任務仍然艱巨。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隨著經濟總量擴大和人口總量增加,能源、淡水、土地礦產等戰略性資源不足的矛盾依然尖銳。我國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資源是1 /4,人均礦產資源是1/2,人均資源量綜合排名世界第120位。未來二、三十年,糧食需求總量將比現有糧食生產能力高出20%到30%,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我國還承擔著減緩全球變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等責任和國際壓力。

  一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010年經濟總量達5.9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與全球第一的美國14.7萬億的水平相差甚遠。人均水平仍然排在100位之后,還有相當數量貧困人口的生存發展狀況亟待改善。

  《財經國家周刊》:您認為在這些形勢和挑戰之下,“十二五”期間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人口發展戰略?

  李斌: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這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必須始終把握的基本國情,最基本的判斷是國情還沒有改變。

  201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發展趨勢和全面做好新形勢下我國人口工作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關系中華民族的未來。

  可以說,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面臨的重大問題與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問題密切相關,必須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人口再生產具有很強的慣性,在人口問題上的任何失誤,都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難以逆轉的長期影響。

  改革之初,就經濟體制改革問題,曾經出現過“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現象。隨著經濟改革不斷深化,人們對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更深刻,對經濟調控手段運用更成熟,“放收”之論已經淡出視野,少有提及。

  人口再生產比物質資料再生產更復雜,不是一放了之那么簡單的事情,必須科學審慎地對待這個問題。要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實情的基礎上,科學預測論證,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在這過程中,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好人口問題,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堅持和完善現行生育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汶川县| 霍州市| 剑川县| 镇沅| 上蔡县| 乐东| 阜城县| 虎林市| 福安市| 海安县| 青海省| 分宜县| 钟祥市| 民县| 山东省| 台前县| 灵山县| 饶平县| 调兵山市| 万荣县| 太保市| 丹巴县| 乐清市| 新乐市| 永平县| 宁化县| 开鲁县| 白沙| 兴国县| 定襄县| 丹江口市| 藁城市| 内乡县| 阜城县| 揭东县| 红桥区| 彭阳县| 资源县| 汾西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