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市余杭區認真貫徹全省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動員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制定下發《關于組織新聞記者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實施意見》,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重點通過建立和實施“五項機制”,推動廣大記者深入基層一線、服務人民群眾,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一、建立全員聯系機制。推出新聞工作者全員聯系基層制度,要求城鄉導報、區廣電臺、區新聞網的200余名新聞工作者,每人聯系一個村或社區、學校、醫院、企業、基層站所等,每月到聯系單位開展“訪民情、問民生”活動不少于兩次,及時反映基層情況,報道基層鮮活事例。同時,規定新進新聞隊伍不滿兩年的工作人員,必須聯系一個以上的村或社區,每周到聯系點采訪、體驗不少于一次,并要求撰寫采訪手記備查。 ????二、建立項目掛職機制。出臺擬提拔新聞工作者及后備、骨干人才重大項目掛職制度,由區項目辦統籌安排到區委區政府重點項目一線掛職鍛煉,使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心大局、積累實踐經驗。首批計劃安排20名中青年記者分赴超山綜保工程、西溪濕地綜保工程、新城建設工程等10大區重點工程項目掛職,要求他們邊參與建設邊進行采訪報道,切實增強宣傳報道針對性、實效性。 ????三、建立重點派駐機制。針對余杭區域面積較大、記者力量相對分散,對鎮街的宣傳報道容易浮在表層、不夠深入的情況,要求區級新聞單位創新工作方式,建立記者派駐中心鎮制度,在余杭、良渚、瓶窯等中心鎮和較大鎮鄉派駐記者,每個鎮鄉至少落實兩名業務骨干長期蹲點,做到人員相對固定、半年輪換一次,及時發現一線生動經驗、反映基層群眾呼聲。 ????四、建立巡回服務機制。要求區級各媒體發揮優勢、各展所長,分別組織重點力量,定期定向、巡回上門為基層服務,主動提供科學知識宣講、節慶活動組織、特色工作宣傳、農副產品幫銷、文化活動下鄉等五類重點服務。如《城鄉導報》社成立由資深記者、廣告策劃、市場營銷人才組成的“導報服務團”,每年巡回深入中泰、塘棲、鸕鳥等鎮鄉,協助做好“中泰竹笛藝術節”、“塘棲枇杷節”、“鸕鳥蜜梨節”等重大節慶文化活動的策劃、宣傳、營銷和品牌打造等工作。余杭電臺與公安、環保、文化等部門合作,組建“流動102.1”服務隊,計劃巡回走進農村和社區,舉辦“流動課堂”、“流動舞臺”等活動100場。余杭新聞網策劃開展“走進農戶、服務農戶”專項行動,在網站上開設“網絡拍賣會”,幫助農戶網上推銷西瓜、蜜梨、桃子等農產品。 ????五、建立文風考評機制。加強對新聞記者的考核管理,成立由記協、媒體負責人以及宣傳部門、鎮鄉部門代表組成的評價小組,以“三貼近”為評價原則,以“短、實、新、快”為主要衡量指標,制定評價標準,對每一名新聞記者的新聞稿件進行測評,實施甲、乙、丙、丁分級評定,每周打分,每月公布,每季通報,年底落實業績獎懲,并作為年度區級新聞獎評選的重要依據和推薦參加全國及省、市級好新聞獎評選的前置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