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歷史傳統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這是優勢,但有時也是劣勢。守著豐厚的文化資源,山東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為3.12%,文化產業發展與經濟位次很不匹配。山東人有擔當、重義氣,但同時給人的印象又相對保守,瞻前顧后,似乎從不為天下先。 2003年,山東成為首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省。改革,在這個文化厚重的大省開始艱難起步,但更多的還是在等待觀望。 觀望是緣于害怕。大 在這樣的觀望中,許多原來與山東在一個起跑線的省市,跑到了前面。 各省都在發力,山東何去何從?環視周圍的江蘇、安徽等省,山東深刻認識到,早改早受益,大改大變化,真改真見效。 一場改革在大刀闊斧進行之前,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望,經過激烈的討論,經過自我的沉淀,也是必然的過程。觀念的碰撞,為的是下一步改得動,改得順,改得好。 2010年7月,山東省召開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振興大會。省委、省政府確立“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文化產業增加值翻兩番,逐步成為支柱產業”的奮斗目標。這是山東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做出的全面部署,也是一次統一思想達成共識的大會。 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強調:“要像重視經濟工作那樣重視文化工作,像重視物質文明建設那樣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像重視做強經濟硬實力那樣重視做強文化軟實力,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如今不再只是詩詞曲賦歌舞升平,它包括了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全新認識,包括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比翼齊飛,包括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大會開了整整3天,所有的干部都被要求聽會,一直到基層的每個鄉鎮,都進行了現場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