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老漢發明無鏈條自行車 昨日,在青島奧帆中心游玩的市民被一名老人騎的自行車所吸引,這輛自行車的腳蹬和后輪之間沒有傳動鏈條,前輪大、后輪小,整個自行車靠前輪驅動。據介紹,這輛自行車是72歲的市民王振福和兒子一起設計制作的,為申請專利,爺倆從廢品站收集零部件“攢”出一輛樣車,獲得了驅動系統和外觀兩項國家專利。 新型車引來游客試騎 “這輛自行車怎么沒有鏈條還能騎這么快?”上午9時許,王振福騎著一輛 “無鏈條自行車”在奧帆中心“兜風”,新奇的自行車造型立刻吸引了許多游客。記者看到,這輛自行車前輪要比后輪大出一倍,最奇特的是車子的腳蹬裝在前輪上,而且腳蹬與后輪之間沒有普通自行車的鏈條。自行車還沒停穩,立刻就有市民和游客圍上來看稀罕,一名女市民甚至騎上車沿著奧帆大壩轉起來。 記者隨后也蹬上自行車試騎了一段,發現自行車腳蹬用力和普通自行車沒有太大區別,腳蹬轉一圈,自行車能行駛10多米遠,只是由于自行車腳蹬的位置移到前輪上,人坐在自行車上有點向后躺著的感覺。 一句話勾起“發明癮” 王振福告訴記者,這輛無鏈條自行車是他和兒子一起發明的。“退休在家沒事,去年春天我就想買輛能折疊的自行車騎著出去散散心,騎累了可以折疊起來坐公交車回家。”王振福說,“他去自行車店一看,稍好點的自行車價格都在千元以上,貴的還要三四千元。”王振福回家和在大學教機械的兒子說起此事,兒子隨口說:咱自己做一輛不就行了。王振福告訴記者,他2004年時曾經發明過“木牛流馬”(早報曾經報道),聽了兒子的話,又把他的“發明癮”勾起來了。“有句話叫‘關鍵時候掉鏈子’,說得就是傳統自行車會因傳動鏈條脫落,造成自行車不能前行,如果沒有鏈子自行車就不會出故障了。”年輕時做過技術員的王振福讓兒子幫著查資料,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設計出自行車的一體化傳動裝置,在自行車前輪軸上裝了8個大小齒輪,使腳蹬的受力直接轉換成前輪驅動力,同時還設計出了前輪大后輪小的可折疊車型。 廢品“攢”出新發明 為制作出樣車,王振福跑了好多家廢品站,從廢品堆里尋找可以利用的齒輪和鐵管等部件,有的齒輪找不到,他就用鐵板自己鋸挫加工。去年底,一輛用廢品部件“攢”出來的新型自行車組裝成功,王振福騎著它出門散心,經常從辛家莊的家中騎到棧橋。雖然這輛車騎著挺好,但用鐵板加工的齒輪不耐磨,騎了不到一個月,齒輪就磨損打滑。無奈之下,王振福找到一家加工廠,花了近千元請人加工鋼制齒輪,重新組裝了自行車。期間,他向國家專利局申報的自行車驅動系統和外觀創新的兩項國家專利也審批成功。“如果哪個單位愿意制作這種自行車,我可以跟他合作。”王振福告訴記者,2006年他發明的“木牛流馬”轉讓給一個企業,后來全國出了許多仿造的產品,但他都沒去追究侵權的事。“我這把年紀就是圖一樂,申請專利就為高興,別人愿意仿造就讓他們做去。”(記者 趙健鵬 攝影報道) 新聞回放 2004年,王振福根據《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木牛流馬”運送糧草的傳說,用廢舊零件組裝成功了可用來健身休閑的“木牛流馬”。早報報道了這一消息后,許多單位聯系到王振福,表示要與他合作開發,“木牛流馬”隨后批量生產,還因此上了央視的《小崔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