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淄博晚報首席評論員 伊茂林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面孔,一個民族的精神,一個社會的靈魂,深刻影響并作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薪火相傳,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古老文明,正是取決于中國文化的特質,諸如博采眾長的開放與包容理念、力避偏狹的和諧與平衡理念等。 ????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 ????山東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齊魯文化源遠流長,紅色文化波瀾壯闊,民間文化異彩紛呈,發源于齊魯大地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具有廣泛影響。豐厚的文化底蘊,為新時期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撐。 ????近年來,山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振興文化產業的決策部署,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擴消費、增就業、惠民生的重要舉措,充分挖掘文化資源特色和比較優勢,不斷加大推進力度,強化發展措施,文化產業步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 ????山東統籌謀劃經濟文化發展,2010年在全國最早提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把建設文化強省與建設經濟強省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動員全省像重視經濟建設一樣重視文化建設,像重視經濟體制改革一樣重視文化體制改革,像重視工業農業一樣重視文化產業。為此,先后召開了省五大班子領導出席的高規格的全省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振興大會,制定出臺了《關于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關于促進文化產業振興的意見》,作出了打造文化體制、文化惠民、文化創意、文化品牌、文化貿易“五個新優勢”的工作部署,確立了“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文化產業增加值翻兩番,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的奮斗目標,有力地激發了全省各級文化建設的熱情和干勁,形成了共謀改革發展、共建文化強省的生動局面。 ????當前,山東文化產業正迎來一個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面臨著極好機遇和有利條件。一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文化產業振興的政策措施,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部署文化建設,這次全會之后,一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熱潮將蓬勃興起。這是我們最大的有利條件。二是山東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文化大省和消費大省,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形成的經濟基礎和積淀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和要素支撐。三是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有力地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產力,為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四是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共識。各類社會資本對文化產業的關注度顯著提升,一些風險投資方開始把目光轉向文化創意企業,許多金融機構專門設立了針對文化企業的信貸產品,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熱情不斷高漲。五是全國文化產業競相發展的態勢形成了倒逼機制,必將激發文化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特別是目前文化消費市場更加統一開放,國家鼓勵文化企業跨地域、跨行業整合,為我省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廣闊空間。 ????機遇稍縱即逝,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不進則退,慢了也是退。抓住這些機遇,用好這些條件,勤勞智慧的山東人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推動全省文化產業的跨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