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慈善事業不斷發展,許家印認為讓捐贈者善有善報 慈善事業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崇高事業。當今慈善已經成為現代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慈善事業在當今世界各國的社會地位不斷得到提高和加強、作用不斷上升,已成為社會財富重組的一個重要途徑。發展慈善事業對于調節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擴大公民福祉,推動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進步與繁榮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許家印也明確指出過,近年來的中國慈善事業不斷發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捐助,已有近億人從中受益。但是,我國慈善需求規模巨大,每年需救助人數在1.5億人以上。如果說慈善這口井有百米深,我們才挖了三五米。多年來,我們總結自身及其他企業在慈善救助過程中的事例,認為激發企業普遍的參與熱情、推進慈善事業進一步發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許家印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包括:1、整體環境有待改善。目前,中國企業數達千萬家,有過捐贈記錄的僅幾十萬家,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企業沒有慈善行為。而部分熱心慈善事業的企業先行者遭到“奉旨募捐”,受到行政勸募等方面的壓力,直接影響了再次捐助的熱情。 2、慈善事業發展需要有相應的法律和制度的突破。一方面,必須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受贈主體、捐贈主體的資格和義務,明確指定募捐活動的主管部門等,以增強實際操作性。另一方面,希望盡快通過《慈善事業法》并頒布實施,為企業投身慈善事業營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3、三箭齊發,優化捐贈激勵機制。慈善事業是無償的,但如果能讓捐贈者善有善報,必將增強企業參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我們認為,重要的是建立慈善捐贈激勵滲透其中的稅收系統。具體措施有三:一是實行普惠制,向任一合法慈善組織捐贈都可以享受稅收優惠,從總體上增加捐贈數額。二是建立方便、快捷、易操作的免稅程序。三是考慮開征遺產稅、贈予稅,提高奢侈品的稅幅,引導富有企業家把部分資金投入社會公益事業。 許家印所領導的恒大集團去年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一次性捐助3000萬元開展“恒大慈善萬人行”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緊急救助十類特困人士,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