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區文化新聞出版局結合轄區實際,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社會,融入民眾,融入生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深入挖掘,建立“非遺”保護體系。全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建立了四方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書一室一廳一庫”。積極發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對閆家山地秧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整理,提出了擬公布的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青島理工大學合作,建立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為我區民俗文化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學術指導。 ????二、借助平臺,營造“非遺”保護氛圍。借助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文化節日和文化遺產日等時機,廣泛宣傳,通過舉辦文化遺產巡回展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等活動,讓社會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使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進一步宣傳。 ????三、注重體驗,抓好“非遺”傳承發展。依托民俗館,充分展示區域民俗風情、民俗物品,舉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茂腔專場演出,組織剪紙、捏面人、生肖兔、布老虎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展示,讓群眾零距離體驗和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提升人們對“非遺”的保護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