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常都是劉曉黎開單,我簽字。"面對死者家屬的質疑,劉立奎醫生(前)解釋說。 10日,王小姐及其家人來到德民醫院討說法。 劉曉黎給楊女士開的藥方,據死者家屬稱,劉立奎的名字(紅圈內)是后來加上的。 直到今天,家住青島李滄區四流中路的王小姐也無法相信,11月6日上午還陪著患感冒的媽媽在青島德民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德民醫院)看病,在連續打了5個吊瓶輸液后,下午媽媽 意外 感冒輸液不幸離世 11月6日上午9時許,家住李滄區四流中路的王小姐,陪著媽媽楊女士來到青島第三人民醫院就診。楊女士今年55歲,近日感覺身體不適,呼吸不暢。醫生進行多項常規檢查后,最終診斷結論是“感冒引起的支氣管炎”,病歷上寫著血壓80/120,心電圖標注“正常”,醫囑內容“建議病人輸液治療”。王小姐認為三醫離家較遠,便詢問醫生可否到離家較近的醫院治療,得到肯定答復后,兩人來到位于四流中路185號甲的德民醫院。 王小姐說,年輕的醫生劉曉黎過來給楊女士做了住院前檢查,開了5個輸液瓶。在醫生為楊女士開具的病歷上,上面寫著藥方,有通心絡、拜阿司匹靈、頭孢唑林鈉、喘啶等。“打完5個吊瓶已經是下午3 點多了。”王小姐說,她扶著媽媽去上廁所時,媽媽突然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在護士的幫助下,她把媽媽抬到病床上,但卻沒見醫生有任何搶救措施,“雖然劉曉黎醫生也到場了,但是她拿的吸痰器、心電圖等一樣也沒用上。”隨后,同病房的病友撥打了120急救中心的電話,近10分鐘后急救醫生趕到,“人工呼吸、腎上腺激素等搶救藥用上也不管用了,眼看著人就這么走了。” 家屬 開藥方醫生非法行醫 王小姐說,120急救醫生在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并打上急救強心針后,媽媽的心電圖還出現了波動的跡象,說明媽媽當時還有搶救的希望。但為什么這些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德民醫院的醫生當時就沒做呢?家屬在到李滄區衛生局投訴的同時,也對現場接診的劉曉黎醫生的執業資格提出了質疑,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經過網上查詢,醫師執業證和醫師資格證這兩證,劉曉黎都沒有。”王小姐說,“沒有這兩個證件的醫生給病人看病,其實質就是非法行醫。” 王小姐說,家人事后回憶,當時120醫生忙著搶救病人時,曾看見一名男醫生在醫生辦公室忙著填寫病歷,并在病人的原始病歷上填寫了“劉立奎”。對此,德民醫院院長呂保森答復說:“劉立奎是劉曉黎的老師,他可以在沒有執業醫師資格的劉曉黎開出藥后,審核然后再簽上他的名字,這并未違反有關規定。” 醫院 正值周末醫生在“聽班” 11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德民醫院,在一份醫院醫護人員名單上看到,劉曉黎醫生的確沒有任何從醫資質,自稱為德民醫院院長的呂保森對此也不否認,并解釋說,實習生開出藥來并征得醫生簽名同意完全可以給病人診療,征得醫生同意可以通過電話。據介紹,劉曉黎今年25歲,2009年從醫學院校學習中醫專科畢業。根據規定,醫學專科畢業學生,實習兩年后才能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在未取得醫師執業證前并沒有從事醫生的資格。按照呂保森的說法,劉曉黎在德民醫院的資質是試用期。 那么,在搶救病人的關鍵時刻,醫院有執業資格的醫生去哪了?呂保森院長說,由于病人不多,當天又是星期天,所以“工作紀律并沒有要求醫生必須坐診”,因此當時很多醫生都在“聽班”。所謂“聽班”就是醫生不在醫院,但要在出現問題后隨叫隨到。對此,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說,聽班只是一種制度,醫療機構是特殊行業,應該有補充的力量,沒有硬性規定“必須要聽班”,但是各家醫療部門會根據各自醫院的事情情況,制定值班規章制度。 衛生局 醫生確無醫師執業資格 呂保森認為,劉曉黎當時對病人的處置沒過錯,她電話請示上級醫師然后開藥給病人也無過錯。“病人家屬對此有異議的話,完全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走正常的渠道尋求事件真相。”呂保森說,楊女士是猝死,病癥出現后也幾乎沒有搶救的可能,造成猝死的因素多種多樣,只有在給楊女士做病理解剖后才能確認最終的死亡原因。 王小姐告訴記者,120醫生給她媽媽開出的死亡診斷病歷上,寫著“猝死心源性?”打著問號是指對具體死亡原因不確定。王小姐說,媽媽從來沒有心臟病 ,而德民醫院給的結論是“ 肯定是有冠心病之類的病”。 記者來到李滄區衛生局,工作人員網上查證后確認劉曉黎無醫師執業資格,但表示“二級醫院的管理,包括對醫院醫師的行醫資質檢查確認等,都在市衛生局。”目前,王小姐及其家人已向警方報案,并分別向市衛生局和李滄區衛生局進行了投訴備案。(記者 劉延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