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安徽銅陵取消農業戶口:不交擇校費看病可報銷

來源:揚子晚報 2011-11-30 06:41:47

南京蘇果派駐銅陵的店長張春華,領到了安徽省首張居住證。 過仕寧 攝

  安徽銅陵開始告別“二元戶籍”制

  不再區分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同時將配套進行教育、住房、醫療等領域12項制度變革,該市財政將至少支出10萬元為每個“新居民待遇”買單

  作為南京蘇果派駐銅陵的員工,張春華在該市的“身份”陡然增值。11月23日,他是銅陵第一個將暫住證換成居住證的“外鄉人”,而該市財政至少將支出10萬元為他的“市民待遇”買單。這并非一個特例,只是該市全面啟動戶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銅陵的改革指向一個簡單的模式:市民=農民=新銅陵人,消滅農業戶口、非農戶口的樊籬,轄區居民同等待遇。這座中國面積最小的地級市,悄然進行一項影響深遠的改革。可以預期的是,在我國運行長達50多年的“二元”戶籍制度,行將在安徽銅陵市成為歷史。

  本報特派記者 谷岳飛 安徽銅陵報道

  事件回放>>>

  銅陵發放首張流動人口居住證

  11月23日上午,銅陵市流動人口居住證首發儀式舉行,南京蘇果派駐銅陵的店長張春華,領到了編號為G02000000001的“銅陵市流動人口居住證”,這是安徽省發放的首張居住證。

  記者看到,張春華獲得的居住證和身份證同等大小,背面印著安徽省的地圖,下面寫著安徽省公安廳監制;正面則注明姓名、身份證號、戶籍所在地,以及居住地址。首批居住證的有效期為3年。

  當天,銅陵市共發放20張流動人口居住證,分別為在該市經商、工作、學習的20位各階層人士獲得。銅陵市因此成為安徽省首個廢除暫住證、實行居住證管理的城市,這也標志著銅陵市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銅陵市推進城鄉一體化辦公室統籌處主任朱桂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流動人口獲得居住證,成為銅陵的“居民”之后,將同等享受市民待遇。

  發放居住證只是銅陵此次戶籍制度改革的開始,重頭戲在其后全面推行城鄉一元化戶籍登記管理即對全市戶籍人口取消傳統的“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性質劃分。

  此舉堪稱我國戶籍制度的“革命性改變”。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在我國由來已久,影響極為深遠。因為戶籍、更因為戶籍附帶的各種“福利”,國人被區分為“城里人”、“鄉下人”,進而產生那句膾炙人口的流行語“寧要城里一張床,不要鄉村一棟房”。

  這是銅陵戶籍制度改革備受關注的主因,因為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不少有心人皆關注此次改革將如何進行,以及改革之后究竟會呈現怎樣的結果。

  銅陵戶改之兩大變化

  不再有“城里人”“鄉下人”之分

  銅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1956年依礦建市,是一座新興的工貿港口城市。地處上海與武漢、南京與九江的正中心。該市面積僅1113平方公里,“稱得上是中國面積最小的地級市”,當地一官員對本報記者說。

  近年來,銅陵屢開風氣之先。在此次備受關注的戶籍制度改革之前,該市最受全國媒體關注的新聞是:該市成為全國第一個撤掉街道的地級市。

  回溯過往,銅陵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1991年的那次解放思想大討論。當年,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的汪洋時任銅陵市市長,他授意在《銅陵日報》發表文章《醒來,銅陵!》,呼吁“必須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陳腐、封閉的思想觀念開刀”。此舉一度震動全國,《醒來,銅陵!》隨后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成為銅陵最為耀眼的一張城市名片。

  銅陵市推進城鄉一體化辦公室統籌處主任朱桂文介紹,2008年銅陵被確定為安徽省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隨即該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領銜的城鄉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和10個工作推進組,戶籍制度改革隨之被列為突破口率先實踐。

  和以往“小打小鬧”不一樣,銅陵此次改革直接向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根基“開刀”。朱桂文表示,建立銅陵市一體化戶籍管理制度,并不是單純僅僅將“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名謂取消,以往附加在戶籍之上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各個方面的政策,都將隨之而更新。為此,該市新出臺了住房、就業、土地、社保、教育、衛生、計生、民政等12項配套政策,以實現城鄉制度之間的有效銜接。

  他透露,今年年內,該市將完成一元化戶口及流動人口居住登記工作;明年年底,將全面建立戶口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統一的城鄉一體化戶籍管理制度。屆時在我國運行長達50多年的二元戶籍制度,將正式退出銅陵的歷史舞臺。由此始,銅陵人不再有“非農業戶口”和“農業戶口”的劃分抑或“城里人”、“鄉下人”之別,所有人統稱為銅陵市“居民”。

  朱桂文介紹說,在制度設計時,他們注意到廣大農民工尤其是他們下一代的身份認知困境他們想回父輩的農村,但沒有勞動技能回去已經不可能;而生活在城市中,又很難真正地融入城市。有專家認為,銅陵試點的最大意義正在此,目前全國大約有兩億農民工,因身份待遇問題誘發各方面矛盾層出不窮。

  多一“口”人要增加十多萬投入

  “戶改過程分四步走。”朱桂文向本報記者介紹,目前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啟動,即由各縣區組織對本區域內的農業人口進行調查摸底,開展農業勞動者身份確認。

  第二階段,由公安部門完成戶口相關標注工作。在常住人口信息系統中分類將“戶別”欄進行變更,將“非農業家庭戶”、“農業家庭戶”變更為“居民家庭戶”;將“非農業集體戶”、“農業集體戶”變更為“居民集體戶”。對18周歲以上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在職業欄統一標注為“農業勞動者”。

  第三階段即換發居民戶口簿。

  第四階段將建立戶口在居住地登記、隨居民流動遷徙的統一戶籍管理制度,實現戶口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

  統計資料顯示,至2010年末,銅陵市總人口為74.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80萬人,非農業人口43.21萬人,流動人口大約7萬多人。很明顯,此項改革最直接影響者便是該市的農業人口和流動人口。

  “拿到居住證之后,你的子女入學就不用交擇校費;你看病,國家還可以給你報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拿到首張居住證的張春華介紹他理解中的暫住證和居住證的區別,“有了居住證,就不再是外鄉人”,他說。

  銅陵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銅陵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介紹,戶籍制度改革之后,單就教育、醫療、民政等方面,農業人口、流動人口與之前相比,待遇將大幅提高。

  農業人口和流動人口同等享受市民待遇,這是否意味著會影響原來市民享受的待遇?朱桂文肯定地回答:“不會,這不是切蛋糕,對于新增的部分,財政會拿出相應的資金配套。據我們推算,每個流動人口獲得居住證之后,就要新增10-13萬的財政投入。”

  銅陵戶改之三點提問

  銅陵戶籍制度改革具體如何進行?本報記者對話銅陵市推進城鄉一體化辦公室統籌處主任朱桂文。

  1、實行一元化戶籍制度之后,是否意味著城市居民也可以自由到農村去買地當“農民”?

  朱:不可以,農村土地使用權和房地產權的轉讓,仍然依據我國相關土地政策管理。但政府鼓勵有條件的市民去農村投資,可以租地進行旅游開發或者農家樂等。

  2、對于原來的農村人口而言,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自然令人羨慕,但讓其放棄祖輩流傳下來的基業“進城”,這勢必將是一個艱難的抉擇。農民“進城”是否非得要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

  朱:農村戶改人員可以保留宅基地,但按照自愿、有償的原則,他們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注:根據該市戶籍改革相關政策,農民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與否,享受各種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權利也相應不同)。

  3、流動人口如何取得居住證?

  朱:因務工、經商、就學等,擬在我市居住半年以上,年滿16周歲的流動人口皆可申請。只需提供身份證明、住所證明(不一定是購買的,租房也可)和就業或就學證明即可。

  專家觀點

  銅陵模式有可供推廣或借鑒意義

  戶籍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據媒體報道:在國際上,實行戶籍管理制度的國家并不少,一些國家的戶籍管理稱為“民事登記”、“生命登記”、“人事登記”。“但是,像中國這樣將戶口如此緊密地和公民個人的命運捆綁起來的戶籍制度并不多見”。

  目前,與戶籍掛鉤的個人權利有20多項,涉及政治權利、就業權利、教育權利、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各個方面,其他還包括義務兵退役安置政策和標準、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等。

  這也是一二十年前,農村人打破頭想取得非農戶口的原因,曾經一段時期內,非農戶口就意味著“鐵飯碗”。而要邁過戶籍這道門檻,成為一名“城里人”,僅有參軍、上大學、招工等不多的途徑。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肇始于1958年的戶籍制度,其局限性日益凸顯。近年來,呼吁戶籍改革的聲音不斷。今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便在京表示,將積極穩妥實行戶籍制度改革。

  朱桂文向本報記者介紹,銅陵戶籍改革的目標就是為了徹底破除城鄉居民身份差異,實現城鄉居民平等享受各項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促進人口合理有序流動和農村富余勞動力有序向城鎮轉移等。此前,重慶、廣州等城市也曾推行戶籍改革,但此次銅陵改革因為有12項政策配套,因而被專家認為:“是改革較為徹底的一次”,有可供推廣和借鑒的意義,但是否能真正達到制度設計的目標,還有待檢驗和觀察。

  鏈接

  戶籍制度前世 為國家工業化戰略服務

  195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頒布。《條例》以法律形式規范了全國的戶口登記制度,是城鄉統一戶籍制度正式成立的標志。《條例》明確規定了遷移審批制度和憑證落戶制度,對戶口遷移作了約束性規定。原則上,農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遷移都受到嚴格限制。從根本上講,它是衍生于國家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的強積累模式。

  戶籍制度變異 “二元戶籍”構成利益不平等

  原本用來管理人口的制度卻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變異倒退,最終成為個人發展的桎梏。根本原因在于資源的稀缺。在長達50年的時間里,戶籍政策構筑了“農業戶口”與“城市戶口”在實際利益上的不平等。

  戶籍制度今生 幾乎涵蓋所有公民權益

  戶籍制度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全不是一個單純的人口管理制度,在它之上有著各種利益從社會保障到教育、醫療、公共服務,“戶籍利益”幾乎涵蓋了所有公民權益。

-

相關鏈接

上一篇:河南濮陽幼兒園校車與貨車相撞 造成10人受傷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塔城市| 博客| 鄂温| 砚山县| 远安县| 保康县| 建水县| 武乡县| 怀远县| 崇仁县| 张家川| 井陉县| 辉南县| 宝山区| 福清市| 永仁县| 麻栗坡县| 伊宁县| 高尔夫| 乌海市| 浦城县| 勃利县| 集贤县| 多伦县| 永清县| 成安县| 乐亭县| 定安县| 长沙市| 五大连池市| 古交市| 和田市| 洪雅县| 广丰县| 奇台县| 德保县| 章丘市| 天水市| 东光县|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