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記者了解到,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所轄7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推出了家庭醫生,公開全科醫生團隊電話,接受患者的咨詢和求助。濟南市衛生局婦社處副處長張運利表示,“讓每戶居民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一直是衛生部門追求的目標,全市將逐步推廣這種做法。 & 楊華告訴記者,家庭醫生不僅僅意味著他們要上門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同時還要給大家講解預防、保健等知識;每年提供6項公共衛生服務,以及視病人情況聯系雙向轉診。 “每一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都有一個家庭醫師團隊,包括1-2名全科醫生,四五名護士、公共衛生人員。全科醫生的電話,都是公開的,隨時提供咨詢和服務。”楊華說。 家庭醫生的私人電話公布,白天工作時間接電話沒問題,晚上怎么辦?家庭醫生人手畢竟不多,能忙得過來嗎?我們的家庭醫生和西方的家庭醫生又有什么不同?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記者 楊芳 居民晚上生急病 最好還是打120 濟南7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家庭醫師團隊,全部公開了一名全科醫生的電話,隨時接受居民的咨詢以及提供上門服務。可晚上怎么辦,也是隨叫隨到嗎?如果不去,居民會不會說家庭醫生“不履約”? 楊華告訴記者,“一般晚上出現的情況,都是急癥,我們主要提供基本醫療服務,超出了基本服務,有些急癥我們也處理不了,建議類似的情況,患者還是打120。” 首先關注 老婦幼重點人群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濟南四院所轄7個推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其管理人群有13.6萬;而社區醫生、護士和公共衛生人員加起來才150人。這么龐大的群體,家庭醫師團隊能服務的過來嗎? 楊華告訴記者,現在簽約家庭醫生的,他們首選重點人群,比如65歲以上的老人都要簽約,因為他們每年都要免費健康查體;以及其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婦女兒童。“我們大體統計了一下,這些重點人群能占到30%-40%。僅北村辦事處這個符合條件的,就有3000人。”楊華說。 一位家庭醫生告訴記者,目前全科醫師數量不多,這是制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將來肯定會更忙,壓力更大。” 國外是預約服務 咱是上門服務 一說家庭醫生,大家很容易想到國外影片里:有人生病,就給醫生打電話,雙方訂好了幾點幾分在哪家醫院見面。 楊華告訴記者,國外的家庭醫生側重的是預約服務,這和我們綜合醫院目前推廣的預約診療異曲同工。而我們的家庭醫生,提供的主要還是基本醫療服務,需要我們的家庭醫生上門服務。 “我覺得我們的家庭醫生,主要還是落實國家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張運利說,白紙黑字落實在紙面上,雙方簽協議,一方面居民可以監督全科醫生的行為,看有沒有落下的;另一方面家庭醫生也可以對比自己提供的服務,是否是全面的。(記者 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