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境外商品期貨誕生之日起,其上空游蕩的到期日效應就一直陰魂不散。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在美國市場較為明顯。在亞洲的新加坡、香港、臺灣,到期日效應也都普遍存在。而在內地,滬深300股指期貨自上市以來,卻從未出現所謂的到期日效應。 創富金融網()認為,在國內股指期貨市場,到期日效應并不像大部分人所理解的那樣大。在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日,現貨市場的成交量會異常
從股票現貨市場來看,其自身也存在明顯的“日歷效應”,比如,換月效應、半月效應、第三月效應、一月效應、周一效應、周五效應、假日效應等等。根據海外市場經驗,股指期貨結算日會出現到期日效應,即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日或臨近到期時由于交易中買賣失衡而導致現貨價格交易量及波動性出現異常變化的現象。
為什么國內運行一年多的股指期貨市場,卻沒有出現到期日效應呢?創富金融網()分析:滬深300股指期貨獨特的交割結算價確定機制不同于美國股指期貨市場,更類似于香港股指期貨市場,它既增大套利者的基差風險,迫使套利者選擇提前了結頭寸,又延長套利者出清現貨的時間,消除了股市指令不平衡現象。在這種結算制度安排下的股指期貨將有效規避期指到期日股市的額外波動。
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最后結算價格的確定、投資者結構與行為、現貨市場交易機制及深度、是否存在多種衍生品同時結算等等,而其根本原因是現金交割制度。不過,由于目前交易制度尚待完善,機構參與股指期貨交易非常有限,套期保值行為在到期日對市場的影響將極為有限。
在股指期貨到期日,現貨市場的交易量、價格波動率和價格變化與平常情況有明顯差異。套利者的平倉交易、套期保值者的移倉交易都將集中在最后結算日的最后2個小時內完成,影響可想而知。股指期貨交易的風險很大一部分來自下單操作層面,由于股指期貨買入、賣出,開倉、平倉可以自由組合,因此下單時需要十分小心。據了解,創富金融網 () ,提供漲跌雙向交易方式 ( 滬深 A 股 ) ,隨買隨賣,股票升跌均可獲利,牛熊市獲利機會均等,不受傳統單向交易方式的限制。創富金融特為新客戶提供一百萬元的模擬賬戶,便于廣大投資者熟悉交易平臺和提高交易技巧,并在真實交易中輕松盈利。
當然,有效的市場監管,也是防范到期日效應的一種措施。創富金融網 () ,一直倡導和力推的套保文化、避險文化等就是從市場參與者層面的全范圍,交易環節的全流程,來樹立風險意識,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