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青島出臺規劃打造“中國藍色硅谷”,當好藍色經濟的排頭兵 ????今年1月,國務院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在該戰略中,膠東半島高端海洋產業聚集區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域,核心區域以青島為龍頭。青島發揮本土優勢,適時提出打造中國藍色硅谷的戰略,全面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和海洋高端人才高地,完善研究成果產業化體系。目前,海洋國家實驗室、國 ????2 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結碩果,青島以總分第一再獲桂冠 ????12月20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在2005年獲得第一批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之后,青島以省會、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一的成績再次躋身這份金色榜單。這是一個城市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我市自2009年啟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以來,全面實施了提升市民素質、提高管理水平、美化城市環境、優化公共秩序、提高服務質量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六大工程”,形成了“宣傳引導、社會推動、全民參與、同創共建”的創建工作立體化大格局,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顯著提高。 ????3 市委十屆十三次全體會議通過“推進文化青島建設打造文化強市的意見”,文化青島建設躍上新高度 ????11月15日中共青島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上,審議并通過了《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文化青島建設,打造文化強市的意見(草案)》。會議確立了把青島建成文化強市的戰略目標,并將加快文化青島建設步伐確定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青島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選擇。會議提出,要培育具有青島城市特色的文化發展新優勢,努力在文化競爭中走在全國前列。到目前為止,除已經在省內率先實現轉企改制的青島出版集團外,包括青島演藝集團、青島報業傳媒集團、青島廣電影視傳媒集團、青島網絡傳媒集團在內的四大產業集團正在組建,打造成為合格的文化市場主體。華強文化產業基地等一批文化大項目相繼竣工,文化青島建設加快推進。 ????4 市容環境十大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青島大步邁向幸福宜居城市 ????5月下旬,我市啟動“創建文明城、迎辦世園會、大干200天,全市市容環境十大整治行動”,旨在通過重點對視覺污染、環境衛生、鐵路兩側、園林綠化、市政道路、停車秩序、建筑立面、機動車排氣、居民樓院、建筑工地等十大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十大整治行動取得累累碩果。極大改善了島城城市面貌,受到廣大市民游客的歡迎。經過整治,青島面貌大變樣,群眾生活質量大變樣,城市品質大變樣,建設宜居青島、打造幸福城市的目標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5 膠州灣大橋隧道開通,城市服務功能極大提升,青島迎來同城一體新時代 ????6月30日,備受市民矚目的膠州灣大橋和膠州灣隧道通車了。北橋南隧徹底破解了膠州灣東西兩岸的交通桎梏,讓“青黃不接”終成歷史。開通半年時間,橋隧共通行車輛逾570萬輛,運送旅客2600多萬人次,大青島“同城一體”新時代已然到來。橋隧的通車助力青島形成主城區半小時、城市全域1小時、半島城市群兩小時交通圈,極大地提高了區域同城化協調發展水平;展示出青島全面建立海灣型城市經濟與布局新結構,建立以高端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為主要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在快速互通的背景下,膠州灣東西海岸的產業布局更加合理,投資更加高效,城市活力被進一步激發。 ????6 央視報道青島“紅飄帶”事跡,青島市民在心手相連中凝聚起道德力量,“紅飄帶精神”叫響全國 ????11月26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全面報道了青島出租車司機救危濟困、敬老愛親的“紅飄帶”精神,李群書記看完報道后深受感動。他欣然提筆,給出租車司機師傅們寫信,感謝他們的高風亮節,更希望這種有形無形的“紅飄帶”精神在青島發揚光大。“紅飄帶”,這個以“文明自己,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為精神內核的服務品牌,被帶往島城的每個角落,為這座城市樹立了一座醒目的文明標桿。 ????7 全國規模最大保障房白沙灣項目開建,全市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逾萬套 ????7月11日,今年全國用地規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項目——青島白沙灣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項目在城陽區開工建設,全部建成后,能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逾萬套。包括白沙灣保障性住房項目,今年我市共在33個項目中落實各類保障性住房23950套,超額完成中央和省下達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指標。同時配租配售工作也超計劃完成,共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逾萬套,保障范圍也進一步擴大,受益市民超過3萬人。 ????8 青島加快建設西海岸經濟新區,大沽河綜合治理全面展開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規劃建設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當前,我市正積極開展新區的規劃編制,力圖進入全國新區第一方陣,打造沿黃流域對外開放的門戶、國際航運樞紐、國家海陸統籌發展試驗區、國家高端海洋產業發展領航區和青島現代化國際新城。 ????9月15日,我市召開大沽河治理規劃專題會議要求,大沽河治理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10月8日,中共青島市第十屆委員會常委會第127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 《青島市大沽河流域保護與空間利用總體規劃》,確定將大沽河干流沿線地區建設成為貫穿南北的防洪綠色安全屏障、旅游休閑健身的自然生態景觀長廊、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聚集帶、濱河特色小城鎮與新農村建設示范區。 ????9 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站、中德生態園等一批重大項目投入運行或簽約落戶,全市產業結構加快轉型 ????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站、中德生態園等一大批“高大新”項目的引進和建設,為我市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7月11日,薛家島電動汽車智能充換儲放一體化示范電站投入試運行,這是青島在國內外首次建成集公交車充換電、乘用車電池集中充電、儲能應用于一體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在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在年內舉行的青島市工業轉型升級定向招商會上,48個產業龍頭、關鍵配套和產業高端項目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額高達1100億元。同時,今年我市安排的總投資3588億元的260個重點建設項目,大部分已經竣工或開工建設。在這些效益好、質量高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新興產業項目引領帶動下,我市傳統產業加快向高端升級,新興產業加快在高端集聚,全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履鏗鏘。 ????10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 ????2011年我市在即墨、城陽和市內四區城鄉居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成功試點的基礎上,加大財力投入,將嶗山區、黃島區、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納入制度實施范圍。當年市政府安排近6億元資金,相關區市加大財政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得到及時落實。年內制度全覆蓋后,我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適齡參保人數達到260萬人,構建起了完善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 |
上一篇:十大新聞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