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新聞網12月30日訊 《鐘聲》是青島市紀委、萊西市紀委和萊西市文化局共同創作的一部大型廉政題材的呂劇,全劇講述了某市重點工程局局長從一個廉潔勤政的好干部因瀆職受賄成為階下囚的蛻化過程,對廣大領導干部起到了深刻的警示作用。在一個月的時間里,《鐘聲》劇組人員在青島各區市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共30多場的巡回演出,所到之處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黨員干部稱“震撼心靈”。 ????市委書 ????11月底,青島市12區市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此時《鐘聲》巡演只差膠州和即墨即告結束,而這兩個市的市委書記、市長都剛剛履新。膠州市委書記張德平和即墨市委書記劉贊松,對《鐘聲》的演出非常重視,要求把觀看《鐘聲》,接受廉政教育作為新任領導班子的第一課。12月1日上午,張德平書記率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副縣級以上的干部出席了演出現場。 ????演出前,膠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宋明杰簡要介紹了劇情,并提出組織觀看演出的意義。他說,近年來,膠州市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不忘廉政建設,適時開展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這次青島市紀委組織的大型反腐倡廉呂劇《鐘聲》的巡演,是上級對我市廣大黨員干部的關心和厚愛,是對我市開展的一次廉政警示教育,是我市深入開展“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教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這種形式,使大家時刻不忘繃緊廉政建設這根弦,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廉潔自律,警鐘長鳴。 ????張德平書記和全體領導干部認認真真看完了演出,演出結束后,市領導們上臺親切接見了演員并合影留念。 ????12月10日,恰逢星期六,即墨市組織副科級以上干部犧牲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認真接受教育,用一天的時間分兩場看完了演出。 ????三次長長的謝幕 ????觀看《鐘聲》是青島市紀委對干部進行廉政教育的一種形式,自然而然成了一項政治任務很多機關干部認為既然是政治任務,一定得去,但也肯定枯燥乏味。平度市一位領導干部在博客中是這樣寫的:“我帶了一本書,打算在節目不好又不能提前離開的情況下以看書打發時間。結果,我帶去的書沒有派上用場,2個小時的演出,讓我捧腹笑過很多次,也讓我多次流下了眼淚。是劇的內容新穎呢,還是演員的水平高呢?是什么原因讓我覺得演得很好呢?它好像觸碰到了我心靈深處的某個地方。仔細回味,《鐘聲》帶給我的主要是“兩個沒想到”: 第一,沒想到《鐘聲》感我肺腑。第二,沒想到《鐘聲》改變了我對呂劇的看法。一場一場的布景,演員們細膩精湛入情的表演,那隨著鼓點兒的一舉一動,一種久違的現場感,一種兒時的快樂,一下子涌上了心頭…… ????署名“雪地火狐貍”的網友這樣寫道:今天看了反腐倡廉呂劇《鐘聲》,演得真好!強烈推薦領導帶著家屬去觀看! ????即墨市委的一名領導說,看這出戲,盡管不能對號入座,但許多情節在我們每個干部身上都能找到影子。 ????在給四方區演出,剛一結束,劇場就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演員兩次謝幕,觀眾仍拍手叫好,久久不愿離去。面對盛情難卻的觀眾,擔任主演的呂劇團團長于學祝,帶領全體演員再次回到臺上,來了一個較長時間的90度大鞠躬,此時,觀眾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劇場。事后,于團長激動地說:“我從藝近30年來,從未遇到這種激動人心的場面?!?/p> ????熱了“楊大爺”冷了“宋潛” ????《鐘聲》中還有兩個重要人物,一位是質樸憨厚幽默風趣的農民楊大爺;另一個是唯利是圖陰險奸詐的開發商宋潛。楊大爺忘不了他們的老鄉長譚永義為民操勞的豐功偉績,在得知譚從一個廉潔勤政的好干部因瀆職受賄成為階下囚的消息后,歷盡千辛萬苦到監獄探望他,他一句“有朝一日出牢房,銀山鄉還有你一碗飯”的唱詞,讓千萬觀眾流下了激動的熱淚。而宋潛為了承攬立交橋工程,不擇手段地送禮行賄,一旦達到目的又偷工減料,造成大橋垮塌。兩名演員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不同品質的兩個人物,可謂活靈活現,入木三分。在黃島,筆者發現,演出結束后,觀眾紛紛登臺與演員合影留念,其中最火的是“楊大爺”,鮮花朵朵,燈光閃閃。而扮演宋潛的演員卻異常冷落,竟無一人向前靠攏,演員只好灰溜溜地下場了。很多人以為可能是“宋潛”演技差、不動人,直到中午就餐時才揭開了謎底,原來觀眾把舞臺人物與生活中的演員完全劃上了等號,誤認為這名演員可能就是一個大奸商,豈不知他是一位工作努力、樂于助人的舞臺劇務主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