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12月29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知情人李先生曾經在滕州經營著一家飯店,以往他每天早上五點多鐘都會去市區的一家水產品批發市場選購產品,對那里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最近一段時間,他卻發現了一些驚人秘密。 一 知情人:“魷魚海參都是用火堿發起來的。” 李先生說,這家市場上的大多數水產品都是用火堿泡發出來的,不止如此,更為害人的是他們在泡發的過程中還會使用甲醛。 “為什么用這個東西泡啊?” “保質量,放上好幾天都不壞,硬度好。不泡的話,硬度不好。” 用火堿發,用甲醛泡,如此泡發出來的海鮮水產品,實在是令人毛骨悚然。 “這種東西吃了以后,都得把腸子給弄壞了,都得得癌癥。” 那么,李先生反映的情況屬實嗎?真的會有商販不顧消費者的身體生命安全,用火堿發,甲醛泡嗎?隨后,生活幫的記者立馬趕到了棗莊滕州市文廟食品批發市場展開調查。由于,海鮮水產品交易的時間都是在早上的4點鐘到8點鐘,在確認地點之后,第二天早上5點鐘,天還很黑的時候,記者來到了這個批發市場。 “這參怎么賣的?” “批發的4塊。” “這樣的都泡了,聞著味都挺大呢 !” 記者看到每家批發海鮮水產品的商戶門前,都擺滿了大盆小盆的魷魚、海參、蝦仁,個個都顯得色澤鮮亮,個頭喜人。在其中一家商戶的盆子里,堆滿了個頭大大的蝦仁,不過,這些蝦仁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顏色。 “這個蝦仁顏色怎么這么艷啊?” “都這個樣子,蝦仁一燙不就這個樣子嗎?” 好看的不正常 海鮮里真沒加東西? 面對記者的疑問,商戶支支吾吾的沒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那么這些色澤鮮亮個頭十足的蝦仁,是不是像知情人李先生爆料的那樣,是用火堿甲醛泡發出來的呢? 記者走訪了第二家買蝦仁的店。 “用什么泡的?” “純凈水。” “光純凈水也不能這個樣子啊!” 除了這些海產品,知情人李先生說,市場上有很多批發鵪鶉蛋的,這些鵪鶉蛋也都是經過處理的。 “煮完的鵪鶉蛋,像是放上一天,不就臭了嗎?像這樣的,放上10天都沒事。” “為什么呢 ?” “甲醛啊 !福爾馬林啊 !保著它不壞啊 !” 在市場其中的一家商戶那里,幫辦看到了滿大盆子的鵪鶉蛋。從盆子里撈出幾個,聞一聞,一股刺鼻的味道就撲面而來。 記者隨后走訪了第三家, “鵪鶉蛋,不用東西泡,都是用的水。” “你這是用甲醛泡的吧?” “哪里有用甲醛泡的啊!那個不管事,能聞出來了。” 通過調查走訪,海鮮水產品的批發商販們都不承認自己的產品添加了火堿、甲醛。但是記者卻發現,這里的每一樣水產品看起來都是那么的飽滿鮮艷,產品好看的有點不大正常。 二 商戶坦言:好看的海鮮 是被神秘藥泡過的! 在天剛剛蒙亮的時候,生活幫的記者在市場的角落里見到了一家賣魷魚的商戶,這里的魷魚又大又白,實在新鮮,還有一些已經切好的海參。隨后,記者買了幾份樣品。 得知記者是要打算開飯店的,這位商戶便跟幫辦套起了近乎。她說,水產品在泡發的時候,都得經過一番處理,要不然品相不好,買的人也會少。 “你有沒有泡的時候,不加東西的啊?” “沒有,都加了啊!都是這樣,你到市場哪里都是一個樣。” 當記者問道,泡發水產品需要添加什么東西時,女子卻說,這個自己不太清楚,得問她的家人。隨后,幫辦以購買干貨為由,跟隨她一起來到了她家的門頭房。 “他要點干貨 ,看看吧,什么都有。” 而當記者提出要買回些干的海鮮水產品,回家自己親自泡的時候。沒想到,老板卻說,你自己泡不了。 “我們回去自己泡的肯定跟你們不一樣,我們泡的都用藥。” “用什么藥啊?” “我們不用藥的話,錢賣不出來。” 商販說,他們泡發的水產品,一斤能變三斤,這樣才能賣出好價錢,掙更多的錢。不過,這得用秘方。“我跟你說大市場上東西為啥便宜呢?都是用藥用的。” “要想泡的好,得加藥是吧?”“恩。”“那加什么藥呢?”“那我現在不能告訴你 。”“你這有嗎?”“我這里肯定有,給你說了,你也弄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