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愛情故事》劇照 講述年輕一代對殘酷青春深刻反思的《北京愛情故事》在浙江衛視播出后收視一路飄紅,同時也成為引發觀眾、網友熱議的話題之作。為此,身兼導演、編劇、主演于一身的陳思成接受采訪,對于觀眾五大質疑開誠布公地亮出自己的觀點。 ●質疑一:叫板趙寶剛pk《奮斗》 你太狂了吧! ●回應:江山代有才人出 《北京愛情故事》播出伊始,便有“導演陳思成叫板趙寶剛,《北愛》PK《奮斗》”的報道滿天飛,很多將《奮斗》看做是青春紀念冊的觀眾和網友對于這樣的說法表示不滿,他們認為“《奮斗》是我心中的經典,內地80后青春勵志劇的里程碑。陳思成第一次執導電視劇,就敢叫板趙寶剛,是不是有點太狂了?” 陳思成對這一指責并不在意,認為自己稱不上狂妄:“我很佩服趙寶剛在當時的市場情況下,敢于拍攝《奮斗》那樣把握并不是很大的類型劇,這種嘗試是需要勇氣的。《北愛》其實現在大家也只看到了幾集而已,下結論為時尚早,我相信《北愛》播完之后,大家會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對于叫板一事,陳思成則用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來調侃。“也該是我們這代人起來的時候了。” ●質疑二:臺詞宣教人生哲學 ●回應: 我們要給電視劇提素 很多觀眾對于《北愛》簡單直接又有喜感的臺詞表示了很大的興趣,不過也有一些觀眾對于這樣的臺詞不那么感冒,認為: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車就是男人的臉”這樣的臺詞好像是主人公在向觀眾口宣自己的人生哲學,似乎給大眾說相聲和布道成了男女主人公們的首要任務。 對此陳思成表示,這是一種在創作手法上的革新,“我并不覺得這是在宣教,觀眾需要一直看下去才能知道我們到底在說什么,我相信觀眾們會透過表面的這些故事這些對白看到我深層次想要傳達的那些千瘡百孔的真相。”陳思成說,《北愛》也是在開創一種新的劇型,在這個泛電視劇的時代,電視劇市場上也需要更多的責任心,熒屏上不應該只是那些家長里短的故事和對白,我們需要給電視劇提素。 ●質疑三:拜金女鳳凰男人物符號化 ●回應:個性和符號要區分 “程峰就是高富帥,楊紫曦是拜金女,石小猛是鳳凰男加炮灰,沈冰整一個圣母,每個人都被貼了標簽,太符號化了。”對于觀眾這一質疑,陳思成澄清說:“其實這是我們概念先行的一個特別設置,《北愛》一上來明確了他們的身份,不同的階層,是告訴大家我們這個故事展示的是一個青春眾生相,而不是特定的一個族群。” 此外,陳思成還特別強調了個性與符號化的區分:“其實《北愛》中每一個人都有生動鮮明的性格或者說個性,這也就會讓觀眾很容易就把他們歸類了,但是個性不等于符號化,有個性并不等于貼標簽,石小猛就是個鳳凰男,他代表著一大批這樣的人,而楊紫曦這樣的拜金女誰說不存在呢?他們都是真實的,并且不是少數個別的,都很有代表性。程峰就是富二代,他們的生活就是那樣的,在他們身上,觀眾總能找到自己身邊人的影子,這樣就會產生共鳴。” ●質疑四:故事真實否?6萬首付的房子北京哪里有? ●回應: 故事編寫來源于真實生活 一些觀眾也對《北愛》提出了一些細節性的問題,比如“北京在哪里能找到6萬首付的小房子?”“窮得只能租小平房,去醫院400塊錢都沒有的石小猛每天還跟人泡吧,這現實嗎?” 陳思成表示,《北愛》中的故事全部來源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以及發生在身邊朋友身上的故事,“6萬首付38平米的小房子在東五環外就有,這都是我們經過考證的,不是瞎編。我們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細節都是有真實依據的,在這方面我和編劇李亞玲老師下了很大的功夫,基本上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能找到原型。” ●質疑五:士兵幫集體戀愛感覺不適應 ●回應:《北愛》之后我們就是瘋子吳狄石小猛 《北愛》由多位《士兵突擊》的主演參與演出,播出后吸引了一大批“士兵”迷們的關注,大家都想看看士兵兄弟多年后的轉變。當他們成了全新的瘋子吳狄石小猛的時候,有些士兵迷們一上來難以接受他們這種集體變身,并且集體開始戀愛。 對此,陳思成回到了演員身份來回應,希望觀眾看完《北愛》之后,不再記得他們是士兵兄弟。《北京愛情故事》中,我和李晨、張譯我們三個都是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去參與創作和角色塑造的,希望觀眾不再把我們看成是士兵兄弟了,我們就是瘋子吳狄石小猛。 |
上一篇:楊鈺瑩自曝容顏不老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