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申請標準 住房及收入線均放寬 ????在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的同時,我市還逐步放寬了申請標準,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保障房。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育生介紹說,上一個規劃期,我市制定的經濟適用房申請標準中的收入標準是按照2006年度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來制定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的提高,這個標準也將逐步提高,新三年規劃期內,按照2009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將申請公共租賃房、經濟適用房的收入線標準由上一規劃期月均1277元調整至月均1864元;住房線標準由上一規劃期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0平方米提高至13平方米,該標準3年不變。 ????此外,限價商品房的申請標準是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20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低于2796元的中等收入家庭。為了政策銜接,在2011年新三年規劃正式實施的第一年,進行公開配租配售保障房時,優先考慮人均月收入低于1277元、人均住房面積低于10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 ????■關鍵詞·保障范圍 由市內四區擴到七區 ????2011年3月底,開發區辛安公共租賃房項目開工奠基,規劃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提供公租房約3500套;2011年7月11日,地處城陽區白沙灣的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項目將提供公共租賃房3797套和限價商品房6253套;2011年10月19日,城陽區首個面向市區公開銷售的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設項目拉菲莊園項目正式開始申請登記…… ????2011年,我市啟動了新一輪三年住房保障規劃(2011-2013年),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持續加大,建設計劃由上一規劃期開工建設2.4萬套增加至6萬套;保障家庭由上一規劃期的3.5萬戶增加至6萬戶。預計至“十二五”末,我市的住房保障覆蓋面將超過20%。“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隨著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大規模推進,保障范圍也由市內四區擴展到七區,從去年開工建設或公開銷售的保障房項目即可看到這種變化。”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育生說。預計新三年規劃期結束時,我市將至少有10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得到解決、住房條件得到改善。新就業職工、引進人才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范疇,將進一步增強我市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的競爭力。 ????■關鍵詞·配建地段 核心商圈建起廉租房 ????“做夢也沒想到能住上這么敞亮的新房子,更沒想到房子就在臺東商圈,出門辦事做小買賣都很方便。”身有殘疾的姜作森高興地告訴記者。2009年11月,他們一家四口搬進了市北區道口路廉租房,而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間,搬過10次家。如今新房面積56.98平方米,年租金只要508元。 ????在市區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的前提下,保障性住房挺進市區無疑更體現出對“民生”的關注。同樣,市南區南島組團的保障性住房項目更是占據前海稀缺地段,四方、李滄保障房項目大多在地鐵沿線。為方便低收入家庭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成本,我市按照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分布狀況,將保障性住房重點布局在鐵路沿線、城市主干道、地鐵出入口等區域。改進保障性住房戶型設計,做到“面積不大、功能齊全”。 ????這一切主要得益于我市2008年全面推行的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我市的配建制度規定凡是規劃為住宅的房地產項目,全部要配建一定數量的保障性住房。其中,新增建設用地規劃為住宅的,按不低于20%的比例配建;城中村和舊城區改造項目,扣除拆遷安置用房后,按不低于5%的比例配建;搬遷企業用地規劃為住宅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按照25%、30%、45%的比例配建。不適宜配建的地塊,要提取相應比例的土地出讓金用于集中建設項目用地的征收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