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著“海上畫屏”之稱的靈山島多年來一直被譽為“無賊海島”,在這里長期駐扎的三名邊防官兵耐住了寂寞與孤獨,雖然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但他們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戍島衛邊的宗旨,譜寫了一曲動人的贊歌。近日,記者來到靈山島邊防派出所,走近這三名駐守在海防一線戰士們的生活。 “深夜,累了,躺在宿舍里聆聽窗外呼嘯而過的海風,想起很老的一首歌:一個島鎖住一個人,我們這三個兄弟現在也被一個島鎖住,但是為了心中神圣的邊防事業,我想我們被鎖得心甘情愿。 ” ——摘自邊防戰士張博日記 外鄉戰士替咱守島 前天一早,記者乘船來到靈山島碼頭上時,邊防戰士張博正在碼頭上維持客船上島民和游客的秩序,“我們在碼頭上扶著這些上下船的老人和小孩,防止他們磕著碰著,以便維持上下船的秩序。 ”張博告訴記者,自從2002年靈山島被列為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后,一到旅游季節每天上島的游客絡繹不絕,因此維持客船秩序成了邊防官兵的一項重要任務。每天清晨他們都會以溫馨的笑臉迎接上島的第一批旅客,黃昏時還要送走離島的最后一班客船。 記者了解到,靈山島邊防派出所一共有三個人,所長屠智勇是山東德州人,指導員袁松是黑龍江哈爾濱人,張博則是河南商丘人,三個外鄉人駐守在海島上保衛著青島的海防一線。隨后,記者跟隨張博來到了營房,映入記者眼簾的是幾間簡陋的房舍和一塊光禿禿的菜地,張博笑著告訴記者,春夏季節菜地綠油油的顯得有朝氣,冬天的時候則顯得有點冷清。 島上多年“零發案” “島上一共有2489人,基本上全是原住民,民風非常淳樸,雖然這幾年來上島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島上治安非常好,連續幾年都沒有發過案。”指導員袁松告訴記者,他們三人的工作十分繁瑣:游客與漁民發生爭執時他們要去協調;游客在島上迷路時他們要去救助;外來船只經過時他們要盤查以防走私…… 雖然日常工作很忙,但是一想到這幾年一直沒有案件發生,三人都十分開心。 “這和島上民風淳樸也有關系。”袁松告訴記者。記者發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句話用在靈山島上真的一點不為過,不少居民都沒有鎖門的習慣。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靈山島是“無賊海島”,鎖門純屬多余。 冬季水管經常上凍 由于島上沒有暖氣,再加上海風一吹,記者走在路上感覺寒冷無比,海風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而邊防官兵們對此早已經習慣了。 “天冷水冷這些惡劣條件都是其次的,痛苦的是冬天經常沒有淡水,因為水管會被凍住。 ”張博告訴記者,由于島上只有一口井,所以島上的淡水資源極為寶貴,一盆水洗完了臉用來澆菜,絕對不浪費。記者在他們的營房里擰開水龍頭,卻沒有一滴水淌出來,張博告訴記者,這樣的情況在冬天極為常見,他們有時候會趁水管沒凍的時候事先攢上幾桶水,以備不時之需。 帶未婚妻上島參觀 駐守在靈山島上的三人年齡最大的33歲,最小的只有24歲,他們遠離了家鄉和親人,來到這座海島,三人早已經結成深厚的兄弟情、戰友誼。在張博的日記里,記者發現了這樣一段話:“深夜,累了,躺在宿舍里聆聽窗外呼嘯而過的海風,想起很老的一首歌:一個島鎖住一個人,我們這三個兄弟現在也被一個島鎖住,但是為了心中神圣的邊防事業,我想我們被鎖得心甘情愿。 ”剛剛過去的春節,張博和袁松就是在島上度過的,對張博來說這個春節更加有意義,因為正月初十他請了兩天假要回老家與女友訂婚,訂婚結束后他要領著未婚妻回到海島上,帶她看一看自己日夜駐守的海島——靈山島。 新聞鏈接 靈山島是即臺灣島、海南島之后,以海拔513.6米的高度,位居中國第三高島,也是中國北方的第一高島。總面積7.66平方公里。位于膠南市東南的黃海之中,距最近的陸地大珠山5.3海里,距積米涯9海里,距青島市22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