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療改革、教育發展、交通改善,每一項都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回望剛結束的2011年,嶗山區在這三個方面的工作成果尤其突出,居民病有所醫,學得其所,出行便利。龍年伊始,嶗山居民又有了新盼頭,新一年的生活也必將更紅火,更幸福,更和諧。 嶗山醫改惠及老百姓 不用出社區就能買到平價藥;患急性闌尾炎做手術,個人只負擔875元;在試點的市級醫院看門診大病,報銷款由醫院墊付,居民在現場就領報銷款……近年來,嶗山區堅持以人為本,把“醫療惠民生”作為構建“和諧嶗山”的重要著力點,先后榮獲 “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先進縣(區)”、“全省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相應地,嶗山居民也嘗到了醫療改革發展實實在在的甜頭。 “嶗山區推行醫療改革,受益的首先是而且應該是老百姓。”嶗山區衛生局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們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健全完善疾病防控機制、構建衛生執法新體制、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反腐糾風工作這5個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 ” 2011年,嶗山區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340元,連續9年位居全省首位;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25元;按人均150元標準,為全區65歲以上老年人開展了免費查體工作。 今年,嶗山區衛生局“提速、提質、提效”,再推力舉,完成區中醫院主體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設任務,建成啟用麥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400元,一、二、三級醫院住院補償比例分別提高到85%、75%、65%,力爭創建國家慢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同時,嶗山今年還將在基層醫療機構全面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并實現新農合門診報銷,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花小錢,治好病。 教育:孩子都能上好學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嶗山區作為一個經濟大區,教育工作也一直做得有聲有色,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做到了“轉作風、抓實干、提速度”。 去年,嶗山區開始實施學前教育優質發展工程,啟動嶗山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遼陽東路南側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新建工程、區實驗幼兒園擴建工程和7處公辦性質幼兒園修繕陸續開工建設。嶗山區31處公辦性質幼兒園按省定辦園條件標準進行了內設配備。在解決部分區域入學難問題上,嶗山區相關部門也下了大力氣。投入約2.3億元的嶗山一中擴建工程、區實驗小學擴建工程、聾校新建工程和王哥莊成教中心修繕工程等相繼完工并投入使用…… 進入龍年以來,嶗山區教育工作繼續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小學校舍加固工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特色學校建設、素質教育實施……每項工作都牽動著嶗山區家長們的心。今年,校舍外部進行加固,內部設施也會進行配套建設;在學前教育上,嶗山區將完成四個街道19所公辦性質幼兒園園舍修繕工程,使全區60%的幼兒園達到省定基本辦園條件標準。 交通:居民出行更便捷 工人上班,孩子上學,出門買菜,外出旅游,居民生活中的樁樁件件都與交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去年以來,為改善群眾出行環境,嶗山區投資5000多萬元,先后實施了山區道路拓寬工程,農村道路港灣車站改造工程、路燈亮化工程、道路安保工程,大大提升了道路安全通行能力,方便了群眾出行,也為開通公交線路奠定了硬件基礎。結合山區居民出行需要,依托新建的仰口、遼陽東路等公交場站,在偏遠山區開通了5條公交線路,結束了王哥莊街道囤山、會場等10多個社區不通公交的歷史,改善了仰口、埡口、九水景區周邊10多個社區群眾的出行條件,滿足了北宅街道近20個社區群眾直達中心城區的需要。公交線路的開通讓偏遠山區居民享受到了城鄉一體化發展成果。目前,全區運行公交線路達到65條,4個街道均有直達中心城區的公交車,初步建成了“圍繞中心城區、輻射四個街道、連接偏遠鄉村”的公交網絡。此外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部分公交站點間距較遠及公交運力不足的問題,先后協調增加了麥窯西、尚東區等8個站點,增加了6條線路的運力和班次,方便了沿線群眾就近、便捷出行。 今年,圍繞打造便捷高效的出行環境,嶗山區還將實施進村路大中修、山區道路安保等一批路網升級改造工程,著力推進嶗山路改造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新建株洲路公交場站,再開通3條公交線路,并在濱海公路等主要路段增設公交候車亭,讓群眾平安出行、舒適乘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