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新聞專題> 綜合類 > 正文

建設現代化宜居新區2012李滄人要更幸福

來源:齊魯晚報 2012-02-13 15:54:33

▲李滄將打造“一站式購物天堂”。

▲改造后的金水路給李滄經濟發展帶來契機。

▲環境優美的李村河。

▲青島交通商務核心區效果圖。

  過去的五年,是李滄發展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李滄區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干部群眾,搶抓機遇,銳意進取,成功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困難和挑戰,圓滿完成區第四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在建設“擁灣樞紐、生態商都”、加快縮小南北差距進程中,邁出堅實步伐,取得良好成效。2008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組織的市民電話民意調查中,群眾滿意度連續四年位列市區首位,區域發展信心指數位列十二區市第一。2010年,在全市目標績效考核中,首次名列市內四區第一。

  過去的五年,是發展思路不斷深化的五年。堅持以科學務實的思路引領發展,以與時俱進的目標凝聚力量,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加快縮小南北差距的巨大壓力,牢牢把握鐵路青島新客站和2014青島世園會落戶李滄以及膠州灣大橋、城市地鐵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集中全區智慧,于2009年7月確立了“擁灣樞紐、生態商都”發展定位和“一極兩軸三區四帶”戰略布局,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的一致擁護,為順利完成區第四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提供了根本保證。2011年,啟動了“迎辦世園會、建設新李滄”三年大發展行動,明確了全區重點建設的十大工程、十大城市綜合體和100個重點項目,使發展定位和戰略布局得到全面深化。實踐證明,這些發展思路和舉措,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全區人民的根本利益,對推動全區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

  過去的五年,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的五年。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2010年首次突破200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6.1%,2011年總量和增幅首次躍居市內四區第一;區級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2010年首次突破10億元。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始終保持在80%左右;三產稅收占區級稅收的比重由34.9%提高到56%;二三產業比重由65.1∶34.9調整為52.3∶47.7。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累計引進項目209個,引資額1108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29個,過十億元項目26個,引資額是1994年建區至2006年底的9倍,萬達、蘇寧、銀座等一批現代服務業項目成功落地,實現了行業領軍企業參與李滄開發從無到有、從單兵作戰到集聚發展的躍升,使李滄由經濟的“洼地”變為發展的“高地”。

  過去的五年,是城區面貌深刻變化的五年。完成和啟動“兩改”項目43個,征收房屋603萬平方米,涉及居民3.6萬戶,分別是1994年建區至2006年底的3.1倍、10倍和7.5倍。面向國內外一流規劃設計單位征集規劃方案,引進萬達、萬科、中海等國內排名前列的企業參與開發建設,確保了規劃設計和開發建設的高水平。規劃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的大型城中村和舊城區改造項目達13個,綠城安置區被譽為山東省最好的城中村改造安置區。新建、翻建道路87條、98公里,路網密度由2.1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3.2公里/平方公里;鋪設雨污水管線301公里,污水集中處理率由18%提高到65%。新增綠化面積215.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由36.3%提高到38.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15.1平方米提高到19.2平方米。整治河道12條、17公里,李村河上游綜合整治(一期)工程榮獲全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巨大的生態潛力正在轉化為現實的生態優勢。

  過去的五年,是群眾生活顯著改善的五年。累計投資33.9億元,完成127件民生實事。新增供熱653萬平方米,集中供熱覆蓋率由12%提高到74%,惠及居民7.4萬戶;完成天然氣改造6.7萬戶,供氣覆蓋率由19%提高到78%;完成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6.6萬戶,覆蓋率由45.7%提高到86%;建成區“水熱氣”主干網實現全覆蓋。配建保障性住房10717套,配租配售6668套,分別占市內四區總量的42%和40%。擁有1000張床位的市第三人民醫院遷建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區西部醫療條件落后的狀況;在全市率先實施社區衛生服務“星級化”管理,“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基本建成。在區財政不十分寬裕的情況下,投資3.5億元,開工建設市民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成后,將使我區老年人、殘疾人和婦女兒童無大型活動場所的問題成為歷史。教育教學條件持續改善,省市規范化學校比例由50.7%提高到77.5%。文明城市創建和“五大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城區文明形象和居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改造提升88處社區文化中心,基本形成“15分鐘文化圈”。就業再就業和幫扶救助等工作扎實有效,開發就業崗位11萬個,新增就業18萬人次,發放各類救助金1.2億元。榮獲全國養老服務示范單位榮譽稱號,全國社會化養老成果觀摩會在我區召開。

  過去的五年,是社會穩定不斷鞏固的五年。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良好,打防控一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完善,刑事接警數比2006年底下降24.8個百分點,城區安全度和群眾安全感大幅提升。區級領導公開接訪制度全面落實,信訪積案化解扎實有效,2010年以來,在房屋征收量高居市內四區首位的情況下,首次榮獲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在全市率先構筑安全生產網格化責任體系。

  過去的五年,是黨的建設持續加強的五年。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扎實有效。“科學規范和有效監督區委書記用人行為”試點工作深入推進,“1+16”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體系初步建立,“兩公開四差額”方式選拔街道和部門黨政正職全面推行。干部教育培訓力度不斷加大,在全國率先推行干部核心知識核心能力考試。以“四聯四事”和黨內“關愛扶助”為主要內容的“聚力惠民”工程卓有成效,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重點跟蹤推進工程。具有李滄特色的“靠上、拼上、豁上”和“要急、要爭、要搶”的工作作風逐步確立;干部問責實現常態化,治庸治懶治散效果明顯。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更加完善,在全市率先建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并實現全覆蓋;社區“三資”監管成效良好,社區財務委托代理實現全覆蓋。

  五年來,李滄區委區政府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加強和改進對人大、政協工作的領導,保證人大和政協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職能;保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關心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依照法律和章程開展工作。黨的民族、宗教、僑務和對臺工作方針政策全面落實。黨管武裝工作進一步加強。

  目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標志著藍色經濟區建設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李滄區將圍繞“擁灣樞紐、生態商都”發展定位和“一極兩軸三區四帶”戰略布局,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發揮本區優勢,圍繞一個規劃,做強兩大板塊,抓牢三個重點,強化四個保障,不斷提高藍色經濟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力打造膠州灣東岸藍色經濟先行區,相信伴隨著李滄未來的騰飛發展,人民居住生活幸福指數將大大提高。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大鼻子”校車開進李滄 分3條線路經過3所小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苍山县| 通州区| 汉川市| 焦作市| 依安县| 长岛县| 常州市| 修武县| 逊克县| 文水县| 玉田县| 定州市| 宜章县| 鞍山市| 碌曲县| 卓资县| 平谷区| 湖口县| 灯塔市| 华安县| 定西市| 仙桃市| 四会市| 建水县| 泰安市| 湄潭县| 永德县| 临洮县| 博客| 铜陵市| 烟台市| 城固县| 揭西县| 锡林浩特市| 宜兴市| 缙云县| 湘潭县| 花莲市| 新竹市|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