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是代表和委員們熱議的話題。昨天,山東省政協委員、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董蒨向大會提交了《切實降低虛高藥價等不合理醫藥費用、盡快改善醫護人員待遇和津貼,以促進我省醫療衛生改革健康快速發展》的提案。董蒨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我省像全國一樣,醫療衛生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階段,但虛高的藥價等不合理醫藥費用仍未得到切實解決。此外,醫護人員,特別是年輕醫生和廣大護士收入過低等問題,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衛生事業的改革。 問題1:藥價虛高看病貴 “藥價虛高,對降低診療費用帶來重重困難,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重病病人的醫藥負擔過重。”董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醫療服務市場仍然沒有得到合理的開放,更多的是行政干預和計劃體制模式。而公益性則需要加大政府投入,這一方面目前恰恰沒有完全到位,醫療機構需要運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求得生存,這就是我國當前醫療服務市場現狀。 建議:政府加大調控力度 董蒨在提案中建議,省政府的相關部門進行專題調研,各級政府加大醫院藥價最終指導定價權的行政調控力度,切實降低虛高藥價等不合理醫藥費用。只有藥價降下來,才能為理順合理收費奠定基礎。 問題2:專家號掛號費太低 “我省醫院主要的醫療服務費用定價標準過低,最具代表性的是就診費。”董蒨說,三甲醫院的專家號掛號費9元、普通號掛號費4元的標準已經執行了近20年,而同期各行各業服務費用和各種物價的費用卻有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增長。在一些發達省市,專家號掛號費已經分為了300元、180元、150元、100元、60元等不同層次。 “一方面,高級專家的掛號費用過低,導致普通病患也都擁擠到專家處,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另一方面醫療服務費用定價過低,導致醫護人員相關待遇和職業津貼明顯低于國內主要省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省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的引進。”董蒨說。 建議:借鑒其他省市做法 董蒨建議相關部門調查北京、上海、沈陽、南京等地醫療服務收費情況,拿出一套既能切實降低虛高藥價、又可以改善醫護人員待遇的辦法來,以促進我省的醫療衛生改革的健康快速發展。 問題3:年輕醫務人員收入不高 董蒨在提案中還提出,醫院大多數專家、教授的工資和各種收入較高,但承擔醫院主要勞動性工作的年輕醫生、廣大護士的待遇和津貼非常低,醫療技術價值難以得到體現。現在全省參照執行的夜班費標準多在8元到30元不等;2012年春節期間全省各地醫院堅守在治病救人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每人24小時得到的額外津貼絕大多數僅為20元到80元,遠低于北京、上海的同行,甚至低于餐館服務員;手術費占整個醫療費用的比例不足十分之一。另外,醫院參照執行的放射津貼、夜班津貼、傳染病接觸津貼等標準也均為十余年前、甚至幾十年前制定,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 董蒨表示,醫生、護士是非常特殊的行業,從學生到一個合格的醫生需要花費巨大的培養成本。相對低廉的津貼和待遇收入容易促使醫護人員不良行風的產生,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阻礙了醫改的健康、順利進展。 建議:修訂標準提高待遇 董蒨建議建議相關部門進行專題調研,全面梳理全省醫院執行的各種衛生職業津貼和待遇執行標準,對明顯落后于現狀或不合理的條目、標準進行修訂,提高全省50余萬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待遇。 記者 于小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