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毀掉20萬張臉? 專家提醒: 整容上癮,有不少是心理病 日前有媒體爆出,武漢一個女孩整容上癮,重復整形17次。來自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統計數據更令人震驚——近10年中,我國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導致毀容毀形的投訴近2萬起,已有20萬張臉被毀掉!“美麗”的行業緣何給人帶來傷害?記者走訪了我省幾家整形美容機構和一些大醫院的整形外科專家。 大學生、白領、留學生是三大整容人群 “臉上有兩顆黑痣,怎么整?” “小的用激光,200到300元一顆;大的鼓出表面的就要切割,一顆要3000元”。 “要瘦臉?那用下頜緣180°環切,住院3到5天,手術費用6.8萬,全部費用大概7.3萬。” 7日上午,記者以替外地表妹咨詢為由,趕到江蘇“施爾美”整形美容醫院,一位叫姚真的首席顧問如此答復。 在接待記者的同時,她還接了一個咨詢電話,只聽她用輕松的口氣說:“墊下巴?填充物不同價格也不等,大概1.4萬到1.9萬,手術只要40分鐘就可以了”。 記者了解到,在南京,較大規模的整容場所就有省人民醫院、鼓樓醫院等五六家公立醫院以及四五家民營機構。整容項目也五花八門,從頭到腳,都大有可為,而一家機構更聲稱有280種經典整容項目。由于整形美容屬于特需醫療范疇,可自主定價,項目價格懸殊較大。一般來說,民營機構比公立醫院貴。比如開雙眼皮、開眼角、提上眼瞼短縮術等眼部綜合手術,民營機構的報價達2萬元左右,而公立醫院則在8000元以內。 ????“30%到40%的求美者是大學生。”省中醫院整形科主任黃金龍說。而“施爾美”在每年畢業季接待的大學生整容人數超過400人,并且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遞增。江蘇省醫療美容質控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熊猛博士向記者介紹,“在校或剛畢業的國內大學生、自我要求較高的白領以及在海外求學回來休假的學生成三大整容人群。這幾年圣誕節期間中大醫院都要接診約200例留學人員,她們稱,來回機票加上手術費用遠低于在歐美國家的整容花費。” ????很多投訴源于“不滿意” ????省消協副秘書長李小娟介紹說,省消協去年調解了一起瘦臉手術投訴。在不能明確責任的前提下,消費者蘇州馮女士獲得一次性補償7000元。“由于損害結果標準不明晰,診療過錯行為難認定,此類醫療整形糾紛,是投訴中的難點。” ????“真正意義上的毀容非常少,大部分只能說效果不滿意。”黃金龍說,所謂“10年毀掉20萬張臉”的說法并不嚴謹。整容是門藝術,美丑沒有唯一標準,不能僅僅因為對瘦臉、拉皮等手術的整容效果不滿意就投訴為 “毀容”,但如果整容造成感染、皮膚壞死等,導致不可逆的病變,造成容貌扭曲等,那應該被稱為 “毀容”。“毀容”需要專業機構鑒定。 業內人士稱,2009年至2010年,中國的整容手術數量共達340多萬例,即使“1年近2萬”的投訴數據,也不能說明“整形毀容案例比比皆是”。 ????“醫療美容與生活美容界定不清導致了不少損傷,有些患者的損傷是終身的,即使修補也很難恢復原貌。”熊猛說,“整容是針對全身體表組織開展的,對醫師在縫合等方面要求極高。”身為江蘇省醫學會醫學美學美容分會主任委員的黃金龍則介紹,必須持有江蘇省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才能執業,江蘇在監管水平方面處于全國前列。 ????整容上癮不少是心理病 ????不久前有外媒報道稱,中國有望成為繼美國和巴西之后全球第三整容大國。有數據顯示,盡管韓國美容機構針對中國游客的手術收費是韓國人的兩三倍,2011年公開申請醫療旅游簽證赴韓的中國游客仍有1073個,比2010年上升了386%! 專家分析認為,雖然大多數接受過整容的人變得更為自信,但換臉如同換衣服,整容過頻就不妥了。熊猛告訴記者,有一個在演藝圈工作的女孩,每年總要來找熊猛兩三次,進行“修修補補”。只要被導演說好像胖了,臉大了,她就立刻跑來打肉毒素針,加上豐唇、除皺、隆鼻、做眼窩、抽脂……恨不得全身再造。熊猛還接診過一個在美國讀書的女孩,她要做雙眼皮卻數次提到要使眉弓立體出現陰影,經過心理測評發現她有中度至高度抑郁。 擁有標致外表、魔鬼身材,在職場和交際中確實更有優勢,因此,不少38至48歲年齡段的“資深”美女,難以接受美麗不再的事實,加上朋友慫恿、工作需要以及借此成名等,都使得一些女性整容上癮。黃金龍和熊猛都發現,一些求美者很不實際,甚至想用醫療手段立刻解決找對象、改善婚姻關系、找到高薪工作等各種自身面臨的難題。 江蘇鐘山明鏡律師事務所的呂厚虎律師向記者介紹說,我國目前針對整形美容業的法規相對較少,當事人如果發生整容糾紛,一般按照醫療方面的管理規定,先確定是否醫療事故,再確定傷殘等級。一旦手術失敗,整容者不僅要承受身心痛苦,維權之路也比較艱難。 專家認為,科技再發達,手法再先進,整容仍然是一項手術,而手術就有風險,女性不要輕易被完美無瑕的廣告迷惑。建議求美者調整心態,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記者韓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