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總體目標——創建食品藥品最安全城市 ????“三個率先”——率先高起點推進食品藥品民生工程;率先構建全面覆蓋城鄉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率先實現食品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兩項整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整頓;藥品安全整頓。 ????“三個創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百千萬”示范工程建設;藥品安全示范區(市)創建;創先爭優活動。 ????八個體系——一是完善組織領導和責任體系、評價體系。二是健全監管體系。三是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四是強化質量保障體系。五是加強檢驗檢測和技術支撐體系。六是強化應急管理體系。七是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八是完善宣傳教育體系。 ????“十一五”時期,我市食品藥品監管“三項改革”、“兩項整頓”奠定基礎,科學監管能力明顯提升。2011年,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編制了《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管 “十二五”規劃》(草案),提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的要求,以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一個總體目標”(創建食品藥品最安全城市),堅持“三個率先”(率先高起點推進食品藥品民生工程;率先構建全面覆蓋城鄉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率先實現食品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深化“兩項整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整頓;藥品安全整頓),推進“三個創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百千萬”示范工程建設;藥品安全示范區(市)創建;創先爭優活動),全面提高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堅決防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事件,為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做出貢獻。 ????“十二五”時期,我市將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八個體系建設,構建長效工作機制。一是完善組織領導和責任體系、評價體系。進一步加強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組織領導,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監管、企業首責、社會參與的體制機制。重點落實區市、鎮辦兩級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二是健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建設,逐步將監管機構延伸到鎮、街道辦事處,全面推行“網格化”監管,把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落實到基層,建立起“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管網絡、“全覆蓋、網格化”的運行機制,提高監管覆蓋面和行政效能。三是完善政策法規體系。貫徹《食品安全法》和《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監督有效的體制機制,促進監管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四是強化質量保障體系。嚴格監督實施食品藥品研制、生產、經營、消費使用全過程質量管理規范,建立“全過程、可追溯”控制體系。五是加強檢驗檢測和技術支撐體系。抓好國家口岸藥檢所建設,列入市重點工程,具備了八大類產品檢驗能力,獲批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六是強化應急管理體系。建立科學的食品藥品風險管理機制,保障重大活動安全。堅決防控、科學有效處置安全事件。七是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建立“紅名單”、“黑名單”和分類分級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激勵守信和懲戒失信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安全信用體系,進一步強化落實企業安全第一責任。八是完善宣傳教育體系。普及食品藥品科學知識,規范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發布行為。大力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六進”(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鎮村、進企業、進機關)活動,形成人人關心支持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抓好工作創新,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一是組織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樹立典型、示范帶動,促進基層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落實。進一步深化示范創建活動,制定落實《全市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示范創建活動工作方案》,以創建100條特色示范街帶動基層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各級政府高度重視,12個區市、139個示范鎮(街道)和100條示范街積極參加創建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市南區、黃島區被批準為省級示范區并申報國家級示范先行區。強化了農村和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升了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加強監管信息化建設,創新實施全市食品藥品電子監管網“118”工程(即一個核心平臺,一套基礎網絡,八項重點應用)。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對基本藥物生產、流通、使用、消費全過程進行“網格化、立體化”監控,實現轄區內基本藥物來源可查、流向可溯、數量可計、質量可控,從而提高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實現由被動監管向主動監管,由粗放監管向精確監管,集約、高效使用執法力量的轉變。對我市基本藥物中標品種100%實施電子監管碼管理,全市藥品生產企業全部完成生產線改造,入網率達到100%,經營基本藥物品種的藥品批發企業入網率達到100%,基本實現了“全程數字監管”。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努力建設服務型機關。一是積極開展“深化創先爭優、推進科學監管”和“尋標、對標、達標、奪標”主題活動,高點定位謀發展,對標先進找差距,開拓創新爭一流。二是深入開展服務窗口創建活動,全系統有6個單位先后獲得過 “基層行風建設示范窗口”稱號,今年又有4個單位被推薦為“基層行風建設示范窗口”。充分利用全市“9600111”監督投訴熱線和“網絡在線問政”、“行風在線”、“民生在線”、“陽光政務熱線”等平臺,廣泛聽取市民意見建議,認真解決突出問題。辦理群眾舉報投訴、咨詢和市民意見建議1500余條,努力改進工作。三是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按照“審批環節少、運轉效率高、服務態度優”的標準,整合許可職能,合理劃分事權,優化辦事流程,創新管理方式,首創了分類分級風險管理模式,保證了審批“依法、規范、透明”運行。加強行政審批效能監察,兌現服務承諾,依法完成許可事項1682項,各類審批事項規定時限內辦結率達到 100%,群眾滿意率100%。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活動,全面推行崗位廉政風險防控,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加強警示教育,嚴格落實“十條禁令”,實行全員廉政承諾,規范執法監管行為。努力建設一支為民、務實、清廉的監管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