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上流社區位于李滄最東端,十多年前還是李滄東部最貧窮的村之一,人均收入不過幾百元,基礎設施薄弱,群眾生活水平很低。當時正干個體的李存業生意蒸蒸日上,有著讓人羨慕的豐厚收入,但鄉親們的疾苦讓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決心要帶領鄉親們往小康路上奔。 1993年,李存業被大家伙兒推選為村民委員會主任。一個誰都不愿撿的爛攤子,交到一個不滿30歲的年輕干部手里。他放下近百萬的生意,開始擔任月工資僅有一百多元的“窮村官”。親戚朋友不理解,甚至冷嘲熱諷,但他只是憨憨地一笑,“我不能看著鄉親們受窮”。李存業上任之初,就將發展集體經濟作為重中之重。他把自己家做生意的錢拿到村里辦廠、招商,把村辦企業逐漸做強、做大;2005年9月,他率領居委會一班人經過近三個月沒白沒黑的辛勤工作,完成了社區經濟實體的改制,為社區未來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改制后經濟迅猛發展,到目前資產達5.8億元,人均收入1.5萬元。 “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提高鄉親們的生活水平”,李存業從群眾最關心的道路、飲水、社區醫療服務、居民文化生活等事情做起。近幾年,社區投資200多萬元硬化路面3萬余平方米;投資40多萬元建起了幼兒園;投資60多萬元建起了礦泉水供應站,并向居民發放了飲水機,免費供水;為使居民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社區每年投入300多萬元給全體居民辦理社會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的居民都吃上了保險,沒有了后顧之憂。(楊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