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這個春天很溫暖,因為人們感受到了很多溫暖的氣息。 樁樁民生工程,一如煦暖的春風勁吹:“大干300天市容環境整治”向更加貼近民生的十大領域延伸;大沽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動工,未來的綠色走廊將給人們帶來適宜的生態;一些“專項資金”、“專項措施”成為破解“看病難”、“入園難”、房屋維修難等社會痼疾的“良方”;市級財政安排61億元決心為民辦10件實事,牽系著“衣、食、住、行、生、老、病、逝”的萬家憂樂……摸民情、順民意、解民憂。這個春天,“民生施政”早已成為城市管理者的主調;這個春天,青島在“宜居幸福之城”的美好愿景下跨步前行。 實事辦真、實事辦實、實事辦好,這是人們的愿望,也是這座城市的另一種追求。 1 大干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啟動 3月1日,我市啟動大干300天市容環境整治行動。計劃用300天時間,重點進行植樹增綠、背街小巷、綠道建設和城區山頭公園、過城河道、居民樓院和建筑立面、城鄉結合部、市容秩序、鐵路兩側、機動車排氣污染、停車秩序等十大領域整治,為青島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 點評:去年大干200天,今年大干300天;去年通過對視覺污染、違法建筑、園林綠化以及市政道路的整治,我們的城市環境有了全方位的改善;今年我市以民生為指向,綜合整治更加注重解決民生關切,把環境綜合整治延伸到居民樓院、排氣污染和停車秩序等新領域,力度更大、范圍更廣,隨著整治工作的深入,必將使一些市民迫切解決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在“宜居幸福之城”的追求下,這座城市也將會變得更加美麗和溫馨。 2 大沽河治理正式開工 2月8日,對青島未來發展具有特殊而重要意義的大沽河治理工程正式開工,這次大沽河治理總體思路和目標是,堅持“南北統籌、全域推進”,統籌考慮防洪、蓄水、生態、環保、交通、景觀、人居、文化、經濟和社會效益,采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上下聯動、市場運作的辦法,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實現大沽河“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將大沽河沿岸建設成為貫穿青島南北的防洪安全屏障、生態景觀長廊、濱河交通軸線和現代農業聚集帶、小城鎮與新農村建設示范區,初步建成大沽河生態經濟新區。 點評:作為青島治河史上規模最大、周期最長、檔次最高的綜合性基礎建設項目,大沽河治理工程的開工建設,將進一步增強大沽河防洪安全和供水能力,全面提高兩岸居民生產生活安全保障水平。這不僅是青島市水利事業發展新的一頁,更掀開了我市“南北統籌、全域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篇章。 3 醫師可以多點執業 醫療資源普惠化 2月底,我市出臺《青島市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實施方案》,先行在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執業醫師中開展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工作,根據規定,我市依法取得臨床、口腔、中醫類別醫師資格的醫師,經原注冊的醫療機構同意,可到相應衛生行政部門注冊后,在2至3個醫療機構從事執業活動。為加強社會監督,衛生行政部門將定期公示醫師多點執業注冊信息,便于公眾監督與查閱。 點評:多年來,我市一直千方百計加強醫療軟硬件環境建設,市民看病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醫師多點執業的實施,無疑將促進醫務人員合理流動,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使更多市民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4 新舊房屋都有了“專款”,房屋維修不再難 3月1日起,《青島市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實施,市民的新舊房子都需要按一定的比例繳納一筆維修金。首期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的交存標準部分,按照建筑面積計算,配備電梯的房屋的交存標準為133元/平方米,未配備電梯及配備電梯且未設地下車庫的底層房屋的交存標準為51元/平方米。 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屬于業主所有,專項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一旦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出現問題需要維修的,可以按有關規定申請使用資金進行維修。 點評:我市明確規定,房屋維修資金不是交給政府的,更不是交給資金管理機構的,而是遵循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從制度層面細化、明晰了以往房屋維修過程中糾纏不清的責、權、利,使青島市民的“安居夢”有了切實的制度保障,這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安居工程,更是一項民心工程。 5 “食安”行動再升級,食在青島最安全 3月中旬,全市召開會議部署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切實加強安全綜合監管能力建設,重點提高放心食品的供給能力、食品安全監管的創新能力、食品安全應急的處置能力。加快全市食品產業化、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升級步伐,堅決取締“黑窩點”,不斷提高優質食品的市場占有率,加快完善各類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 同時啟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推行違法企業、問題食品“黑名單”制度,以及禁入制度,學校食堂以及學校周邊的餐飲企業均要達到A級水平。 點評:我市全面實施“食安”大行動,是市委、市政府直面社會熱點,回應群眾呼聲實施的一項民生工程,這并非是一句口號,相信只要措施得力、執行有力,“三種能力”必將得到不斷提高,“食在青島最安全”的目標也會早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