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新華社發表“南極的傷與痛”,引發各大城市志愿者一連串的“企鵝很熱”行為藝術以來,與南極相關的各種低碳環保新聞以及以南極標志性動物“企鵝”為藍本的事件在微博、論壇及各類網絡媒體廣為傳播,并引發了網友的普遍熱議。一時間,“保護南極、保護環境”的呼聲成為了網絡熱點話題。
????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后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與地球其它地區相比,由于其遙遠的地理位置與嚴酷的氣候條件,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遭受環境問題負面影響最微少的地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生活地區的環境問題,諸如全球氣候變暖、海洋污染等也在影響著南極的生態圈,南極的環境保護正在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4月17日,新華網發布了一篇名為《南極不能承受之痛,它的美麗與傷痛》的社論,通過圖文形式,展示出了近百年來,南極發生的轉變,南極正在承載的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等帶來的環境負面影響。隨后,4月19日,在武漢、青島、天津、大連、成都五大城市,一系列“企鵝很熱“行為藝術事件不約而同出現,共同呼吁保護南極,保護環境。不少市民及網友也應聲加入了呼吁“保護南極“、保護環境”、“低碳環保”的環保陣營。
????環保人士認為,在世界地球日,即4月22日來臨前夕,各種有關環保的聲音的發出,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擔憂,以及公眾環保意識的覺醒。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銳減、海洋污染等環境問題愈漸嚴重,環境保護語法迫切,需要上升為全民的日常自覺行為。
????亦有專業人士認為這是一場經過精心策劃的事件,它的背后團體可能是熱愛環保的人士,可能是環保組織的環保行為,也可能是一些企業的借勢營銷行為。
????究竟保護南極是人們的根本初衷,還是“環境保護”僅僅是一個招牌,而成為企業營銷的一面旗幟?環保人士認為,這一點并不是糾結的重點。如果真的是企業行為的話,那我們“環境保護“的宣傳理念也算是”營銷“的大贏家,因為借了東風,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這是大家樂于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