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在市消協采訪了解到,隨著手機品種的花樣翻新和用戶的不斷增多,有關手機方面的投訴也五花八門,一直居高不下,成為商品投訴的一個熱點。 ????前不久,市民朱先生逛商場時,看到“充話費送手機”的宣傳廣告,咨詢時,禁不住工作人員推薦,便充了1000元話費拿了一部手機。在拿手機前,工作人員告訴朱先生,如果手機有問題,他們實行三包。 ????手機用了沒幾天,朱先生就發現一些問題,使用手機時,需要大力滑動屏幕和點擊,并且容易出現頁面錯位。而“返回”鍵和“選項”鍵常出現多次點擊也沒反應的情況。朱先生于是找到手機銷售人員,要求更換一部手機。但銷售人員說手機出現這種情況是朱先生使用不當造成的,他們負責修理,對更換、退貨采取回避態度。 ????和朱先生一樣,家住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萬女士花1500多元買了一部手機,使用了不到一個月,通話效果越來越差,通話中有“吱吱”的電流聲,干擾很大;還有觸摸屏靈敏度差,觸摸了半天都顯示不出圖像,根本不好用。“照像效果也非常差,當時買手機的時候,就看中它的照相功能,宣傳廣告說這款手機照相清晰度很高,可使用了幾次才發現,宣傳的東西都是騙人的,照出來的圖像非常模糊。” ????記者從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在他們所受理的商品投訴中,手機質量是消費者投訴的一個熱點。主要表現為經銷商不完全履行三包責任和義務,或以水貨或翻新貨冒充全新行貨機出售,或供銷雙方對手機故障屬質量問題或人為損壞問題的主觀認定差異等常見問題。問題集中在通話質量差、有雜音、音量小、自動關機、黑屏、死機、反應緩慢、按鍵失靈、電池待機時間與宣傳不符、液晶屏顯示異常等。 ????相關鏈接:如何買到放心手機 ????對一個消費者來說,如何才能選購到一款質量讓人放心的手機呢?消協人士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機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不可輕信店方的口頭許諾,對于店方承諾的手機功能、內部配置及售后服務標準,一定要求銷售人員在手機附帶的說明書、使用手冊、保修卡上找到相應的文字材料作為保證,或是要求店員將口頭承諾寫在發票上并簽字蓋章,以保證日后維權有依據;二、如果時間允許最好當場親自開機調試,并檢測耳機、充電器是否正常使用,如果發現手機質量有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聯系商家,不可延誤時間,如果手機交給商家做故障檢測或維修,要求商家出具檢測單或維修單,注明送交的時間和手機故障;三、對于手機屏、外殼、攝像頭購機時要仔細檢查,有瑕疵及時提出,三包期內保管好外包裝盒和附件,以免要退換貨時,引發不必要的麻煩。(記者 陳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