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的5年內,國務院確定的21個省(區、市)的680個貧困縣每年將有約1萬名學生成為“國家扶貧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受益者,他們將以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的方式考入大學。
今天,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發布了由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五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該專項計劃是在原有計劃安排格局不變的基礎上,在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中增加1萬名用作專項計劃。這多出來的1萬個大學入學名額并沒有侵占非貧困地區考生的錄取機會。
這1萬個名額中以本科一批招生計劃為主。本科計劃由中央部門高校和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地方高校共同承擔招生及培養任務,高職計劃由國家示范性(含骨干)高等職業學校承擔招生及培養任務。
報考專項計劃的學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具有貧困地區戶籍和當地高中三年學籍、符合當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為了防止考生資格作假,通知要求省級招辦會同當地教育、公安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考生報考資格的審查,確保考生戶籍、學籍真實可信。
本科計劃在本科提前批結束后、本科一批開始前進行投檔錄取,高職計劃在本科批次結束后、高職批次開始前進行投檔錄取,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于招生學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為了鼓勵學生畢業后回到家鄉,為貧困地區建設發展發揮作用,專項計劃也作出一些政策設計。如,專項生入學報到時不遷轉戶口,戶籍暫保留在原戶籍所在地,就業報到后可按有關規定遷入工作所在地區。專項生在校學習期間不轉學,不轉專業,與其他學生同等享受獎助學金政策。對畢業后到貧困地區就業創業和服務的專項生,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等優惠政策。
2012年,貧困地區考生有近130多萬人。據有關部門推測,實施專項計劃后,上一本錄取高校的人數預計增加約10%。(記者 原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