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期盼已久的年內首次油價下調終于來臨,此時距上一次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恰好過去半年時間。昨晚7時,島城油企正式接到調價通知,自5月10日零時起,主流油品執行新的市場零售價。在此次油價調整當中,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30元和310元,折合汽油價格下調0.24元/升,柴油價格下調0.26元/升。其中93號汽油由每升7.99元降至每升7.72元,97號汽油從每升8.57元降至8.28元;0號柴油從每升7.84元降至7.57元,-10號柴油降至每升8.17元,-20號柴油每升8.55元。與現行最高價格相比,此次油價下調中,93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都下調了0.27元。 解讀 1 調價窗口昨日已經開啟 自3月2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呈現震蕩下行態勢。監測機構數據顯示,3月下旬,美國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和英國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價格一度在高點徘徊,最高分別達到每桶107.3美元和125.7美元,均接近今年歷史最高水平,但之后開始震蕩回落。特別是近日市場對經濟復蘇缺乏信心,導致國際市場油價快速下跌,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跌破每桶100美元和115美元。截止到5月9日,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比3月20日下跌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 此前,國內多數社會監測機構都已做出了油價將下調的預測,這樣的社會聲音最早出現在上個月底。 2 降幅僅為漲幅一半 截至目前,國內油價年內已經調整過3次,分別是兩升一降。而與最近一次成品油漲價相比,此次油價下調的力度明顯弱于上一次油價上漲。數據顯示,3月20日的那次漲價,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而此次降價每噸則分別下調了330元和310元,變動幅度僅為前者的一半。而從零售價格來看,3月20日漲價中,93號汽油每升上漲0.49元,而此次下調中僅下降0.27元。對此,島城某國有大型油企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主要是由國際油價變化率所決定的,“上一次調價的時候,國際油價已經上漲了10%,當時汽柴油價格本來應該每噸上調700元的。而這次成品油下調的背景,則是國際油價下跌4%多一點,所以國內油價下調的幅度肯定沒有上一次大。” 根據記者統計,自2009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一共調整過17次,其中12次為價格上調,5次為價格下調。從歷次調價的幅度來看,油價上調最大幅度為每噸上調600元,分別發生在2009年6月以及2012年3月;汽、柴、油價下調幅度最大的則是本次調整,每噸分別下調330元和310元。 記者探訪 半數加油站提前降價 “93號汽油每升7.89元。”就在昨日中午,記者在位于北嶺的泰能加油站看到,這里的93號汽油價格已經下調了0.1元。除此之外,南京路海城加油站、振華路加油站等多個加油站都已經提前自行下調了93號汽油、0號柴油等幾款主流油品的零售價格,平均下調幅度在每升0.1元至0.2元之間。 在振華路加油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升7.85元的優惠價是在4月下旬推出來的,“辦加油卡優惠更大。” 而據記者了解,除這些民營加油站外,中石油、中石化旗下加油站近期也都推出了充值返還油費、自助加油享受優惠價等多種促銷活動。“當油價下調已成定局之后,大家想的都是在降價之前把油盡快賣出去。”島城某油企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今年4月底行業內就已經有油價將下調的傳聞,當時就有個別民營加油站開始降價促銷了,而隨著油價下調的預期越來越強烈,一些連鎖加油站也都加入了促銷行列,之所以民營加油站降價比較早,主要是他們的加油量少、站點分布也有限。 “現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價格是最高零售限價,但并沒有限定最低售價,所以降不降價、什么時候降價,都是自己說了算的事情。”上述負責人表示。 市民反應 為等降價車停開一周 “不是說9號就降價嗎?又白等了。”昨日下午,記者在萍鄉路中石化加油站采訪時,碰到了市民王軍艦先生,他告訴記者,為了等待此次降價,他的車已經在單位樓下停了一周了。“從一周前,我就聽說油價要降,但具體什么時候降都沒準數。”王軍艦告訴記者,他是一名家電廠家代表,經常在市區內的各大家電賣場之間奔波。自3月份油價上調后,王軍艦每個月的燃油費用從460元漲到了650元,所以聽說油價要降之后,他便把車停在了單位樓下,“我單位在金華路上,當時正好車里沒油了,本打算到萍鄉路加油站加油,后來一想,干脆停在單位樓下不開了。”昨天,王軍艦實在受不住沒車的不便,只好開車來到萍鄉路加油站加油。“我這次只加100塊錢的,等油價降了再加滿。”從記者處得知油價降價的消息后,王軍艦笑著說。 油價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也影響著CPI的變化。但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降價對于5月份的CPI影響并不大。 發改委 國內油價“漲多跌少”說法不客觀 對于國內油價“漲多跌少”的說法,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說,這個問題應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 按照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就是說國內汽、柴油價格變化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總體上應是一致的。2009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波動加劇,雖然有漲有跌,但總體呈現震蕩上升態勢,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從2009年初的每桶35美元和40美元左右漲至目前的100美元和110美元左右,上漲幅度為180%左右。 根據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變化趨勢也是上漲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國內油價必然是“漲多跌少”。比如最近兩次油價調整,3月2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所參考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價格漲幅超過了10%,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應上調700元左右(實際只上調了600元)。之后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截止到5月9日降幅只有4%,按價格機制規定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30元和310元。 高油價警報暫緩 隱憂未消 今年以來,我國成品油價格經歷兩次上調一次下調,但不少地區成品油價格仍高居8元/升以上,后期國際油價是否會反彈? 息旺能源首席分析師鐘健分析說,從今年3月下旬以后,國際油價開始一輪下跌走勢,尤其是5月份下跌幅度較大,僅僅幾個工作日內WTI和布倫特油價平均下跌了5到6美元。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歐洲債務危機特別是希臘債務危機的影響,投機因素加劇,國際油價連續下跌;二是伊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有所消減,區域緊張局勢相對緩和。 對于后期國際油價的走勢判斷,部分專家表示,近一段時間內國際油價將處于下行通道。鐘健認為,有兩股促使國際油價下跌的因素不可小視,一方面投機基金正在減倉,預計今后三周油價仍將下跌。另一方面,美國臨近總統大選將對石油價格加強監管,并已通過期貨管理委員會對石油價格投機行為進行檢查和打壓。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認為,油價未來仍存隱憂,二季度國際油價可能維持低迷,但中長期看供應危機的威脅仍未完全消除。 相關新聞 擔心油企“怠工”國家發改委發話 昨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成品油價格下調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要保證市場供應,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該負責人指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公司要發揮企業內部上下游利益調節機制作用,緩解煉油企業困難,做好成品油生產和調運的銜接,優化產品結構,保證市場供應,特別是春耕生產用油需求。同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將加大市場監管檢查力度,嚴厲查處不執行國家規定價格政策的行為。(記者 官華晨) |